中小板完成历史使命 深市主板开启美好未来
皮海洲
2月5日,证监会批准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根据证监会的要求,两个板块的合并将按照“两个统一、四个不变”进行安排,即统一业务规则、统一运行监管模式,保持发行上市条件不变、投资者门槛不变、交易机制不变、证券代码及简称不变。这也意味着深市主板和中小板的合并,对市场规则及投资者并不会构成实质性的影响。
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并不令人意外。毕竟去年10月下旬,市场上就曾传出过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的消息,而且该消息当时并没有被辟谣,投资者也因此有了一定的心理预期。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也是深市发展的一个必然,同时也是整个A股市场格局变化的一个必然。进一步说,中小板的历史使命已经完成,深市主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然,从A股市场的发展来看,全面推行注册制改革是目前A股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事项。所以,对于这次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是注册制改革的一个步骤,“两板”合并,有利于加快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的步伐。这个观点显然是牵强附会的。实际上,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这件事情与注册制改革并无联系。不论深市主板与中小板是否合并,全面注册制改革都会按其固有的步伐向前推进。而总体说来,全面注册制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循序渐进地推进。在全市场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不能过于理想化,也不能急于求成。因此,一些市场人士将深市主板与中小板的合并与全面注册制改革联系在一起,这显然是“想多了”。
而在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问题上“想多了”的显然不只是某些业内人士,也包括一些投资者。之所以会想多,主要是基于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在估值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比如,截至2021年1月底,深市主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21.74倍,而同期中小板公司的平均市盈率为36.34倍。这种市盈率的差异是基于行业的不同而产生的,即便同在深市主板,不同的行业肯定还是会有估值上的差异,传统产业的上市公司市盈率相对偏低一些,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市盈率会相对偏高一些,这是很正常的。不论在哪个市场,这种情况都会存在,而不会是一刀切。所以,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并不会给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估值带来明显的影响,不同行业的估值差异还是会继续存在。
就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来说,这其实是深市发展以及A股市场发展的必然,毕竟中小板已经完成了其肩负的历史使命。中小板于2004年5月正式设立,其设立的目的就是为了创业板的推出做准备。2000年初,深市主板暂停新股发行,旨在推出创业板,但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冲击,创业板推出的进程延缓。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深市推出中小板作为过渡,一方面是恢复深市的IPO功能,另一方面是为创业板的推出探路。
随着中小板企业的上市与发展,中小板不仅产生了众多的百亿市值公司,而且还产生了一批千亿市值公司,如海康威视的市值甚至超过了5000亿元。可以说,中小板公司与主板公司之间已经没有了明确的界限。因此,二者之间的合并成为一种必然。而通过这种合并,可以让深交所形成以主板、创业板为主体的市场格局,结构更简洁、特色更鲜明、定位更清晰,有利于厘清不同板块的功能定位,夯实市场基础,提升市场质效。
通过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中小板完成历史使命,深市主板将开启美好的未来。在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之后,深市将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深市主板不仅可以接纳原来在中小板上市的中小企业,同时还可以接受大中型企业,深交所的服务功能将明显增强。当然,合并后深市主板仍然是实行核准制,既没有降低上市门槛,也没有新增上市通道,不会直接导致市场加速扩容。监管机构近期也说了,将会切实把好市场“入口关”,从源头上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值得注意的是,深市主板与中小板合并,不仅表明深市主板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同时也意味着A股市场的发展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即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告别了初级的“开板”阶段。为了支持更多的企业上市,股市不停地开出各种各样的“板”来。这显然只是一种初级发展。而市场真正的发展不在于开了多少“板”,而是通过制度的完善,来增加市场的包容性,让一个市场可以接纳更多不同类型的企业上市,这也是一个市场相对成熟的表现。深市主板与中小板的合并,标志着中国资本市场正在告别“开板”阶段而向着相对成熟的阶段迈进。
(作者系资深财经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