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资战投选项怎么用?三大问题待解答
上周,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凯莱英23亿元定增方案作出调整,发行模式从“锁价”改为“市价”,认购方由高瓴资本一家变为“不超过35家”。这一举动,引发市场各界对再融资新规中战投选项的热议。此后,欧菲光等多家公司跟着宣布调整原先的锁价定增模式,市场哗然。
从一开始对战略投资者资格的迷茫,到相关监管问答对战略投资者定调,再到实操层面的摇摆,引起市场各方热议。战投选项应在什么情况下启用?如何真正发挥战投的作用?战投的“待遇”怎么定才是合理的?要回答好这几个市场关切的问题,应回归战投选项的初始点,即监管机构的政策初心。
证监会2月14日发布的再融资新规,对多项核心条款作出调整,其中最为市场关注的创新点,是“引入战略投资者”选项——符合该选项的投资者,可享受“锁价八折”和“18个月限售”条件,明显优于其他财务投资者的“待遇”。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再融资新规中设定“战投选项”,目的在于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健全鼓励中长期资金开展价值投资的制度体系。毕竟,上市公司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来自外部的战略资源协助,即形成“1+1>2”的协同效应。那么,如何将上市公司与战略资源提供者的利益更好地绑定?共同持股是很好的纽带,可把“两家人”变为“一家人”。
股权绑定有多种方法,在当下的A股市场中,战略资源提供者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通过定增等“一级半”市场入股上市公司,无疑是最有效率的方式之一:第一,战投可以一次性获得足够多的股份,减小对二级市场的冲击;第二,入股交易可以与战略协同同步进行,防止出现战略资源提供不足等情况;第三,战投入局,可以强化投资者的信心。
既然明显有利于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有利于资本市场持续稳定,为何战投选项在过去几个月一波三折?可以从3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首先,“谁算战投”能否有标准答案?按照此前监管问答的要求,战投需要符合拥有行业相关资源、与上市公司谋求长期利益、愿意持有较多股份、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等条件,并拥有核心技术或市场、渠道等资源。从实际反馈看,参与定增的机构在阐述战投角色时,“说”的多,有“干货”的少,往往是补签一份战略合作协议给自己“加分”。这种情况下,是否需要更明确的标准?
其次,战投究竟需要怎样的“政策优惠”?此次再融资新规给出了“锁价八折”和“18个月限售”,不少市场人士认为过于宽松,因为着眼于战略协同,且符合上述标准的机构,等到协同起效、业绩出彩,需要等待的时间或许远不止18个月。毕竟,很多募投项目建成投产都需要一两年,双方磨合及资源整合都需要时间,绝非一件短期可以见效的事。
同时,对于着眼于长远产业投资的战投,尤其是涉及混改的国资来说,其更看重“锁价”,即可以在预案公布时就明确价格等关键信息,以便后续审批及操作。所谓的“八折”优惠,对其而言并非是最核心的。
再次,市场应如何看待战投“待遇”?再融资新规之后,不少公司引入知名机构作为战投,股价出现较大幅度上涨。优惠的发行价格、丰厚的套利空间,成为市场议论的焦点,甚至引发利益输送的质疑。但事实上,从此前A股曾有过的三年期锁价定增来看,短期浮盈并不一定能最终落袋。如巴菲特所言,股市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短期,市场可能因为看好知名战投而使得股价上涨;一旦时间拉长,投资者发现战投并未给上市公司带来预期业绩,股价也可能一落千丈。
再融资是发挥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的重要通道。如何解好这3道题,关系到再融资市场的资本生态、价值投资导向及市场化机制,核心问题还是公平与效率。
上海证券报记者注意到,战投参与定增的闯关案例并非“一刀切”。已经过会的九强生物、中成股份、宁波港等方案,正在寻求个性化的解题模式。例如,九强生物去年12月披露定增方案,后来根据再融资新规、战投标准对方案进行了修订,战投国药投资也增加承诺将限售期从18个月延长至36个月,该方案在5月29日获得证监会发审委通过。
市场各方期待,通过具有平衡性与包容度的政策“桥梁”,使得真正的战投能够以市场化方式对接资本市场,促进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及能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