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业企业财报信号:向集成电路转型提速在即
中证网讯(记者 吴科任)万业企业(600641)向集成电路设备与材料领域转型的进度备受资本市场关注。公司在4月24日晚发布的年报中表示,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已经完成了转型前期的布局工作,进入正式操作实施阶段。业内人士分析,此番表述,意味着公司转型提速在即。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上述所称“布局工作”,包括引入国家大基金一期作为公司股东,截至2019年底,持股比例为7%,系第三大股东;以自有资金10亿元认购首期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产业投资基金19.80%的份额,已累计出资8亿元,该基金先后增资飞凯材料、精测电子及长川科技,并购紫光控股等集成电路装备材料核心项目;以自有资金近4亿元收购离子注入机厂商凯世通100%股权;拟与中科院微电子所共同牵头发起设立集成电路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2015年底,浦科投资斥资20.43亿元成为公司控股股东,其在集成电路领域投资经验丰富,尤其在跨境并购方面。
万业企业转型操作路径清晰。未来,一方面依托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利用境内境外两种资源,“外延并购+产业整合”双轮驱动发力转型。
另一方面,作为国内唯一拥有全领域离子注入技术的上市公司,公司将着力发展集成电路核心国产装备,同时通过入股的上海半导体装备材料基金深入布局集成电路装备材料核心资产,积极开展“集成电路+投资+产业园”的创新模式探索,以“三驾马车”并驾齐驱,攻坚集成电路装备材料,全面转型成为集成电路高端装备材料龙头企业,实现收入和利润的更大突破。
目前,万业企业的集成电路板块主要由凯世通承接。凯世通主要研制、生产、再制造和销售高端离子注入机,覆盖集成电路与光伏两个市场领域,但截至2019年底,收入还全部来自光伏领域。
公开资料显示,全球从事离子注入机制造的公司很少,从事光伏离子注入机制造的公司更少。自2015年美国应用材料公司因设备成本和产能问题宣布退出光伏离子注入机的生产以后,全球主要有凯世通、美国Intevac公司、日本真空3家公司生产光伏离子注入机。
据了解,凯世通已研发出应用于集成电路领域的离子注入机,待客户完成验证后,便可贡献收入。年报提到,2019年凯世通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机迁机成功,顺利进入离子注入晶圆验证阶段。产品在低能和大束流等核心指标,特别是束流强度指标上表现优秀,可更好地降低单位成本消耗,满足国内集成电路行业实际应用。这标志着凯世通具备先进制程的低能大束流离子注入整机工艺验证的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3月26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公示的2019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项目评审结果中,凯世通等共同承担的“大束流离子注入机装备及工艺研发”项目成功荣膺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集成电路离子注入机的用途为通过高压离子轰击将杂质引入硅片,是实现掺杂的主要手段。券商研报指出,该领域全球市场份额高度集中,应用材料、Axcelis获得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其中应用材料一家占有50%以上的市场份额。
万业企业表示,凯世通未来有望为全球先进制程逻辑、存储、5G射频、摄像头CIS、功率半导体等不同应用领域芯片客户提供离子注入工艺验证服务,提升客户晶圆制造能力与芯片性能。
不过,从收入结构来看,目前房地产还是万业企业的支柱业务。尽管2019年这块业务收入下降32.71%至17.33亿元,但占比高达92.73%。
实际上,确定转型的万业企业在几年前就已经停止拿地。其在2019年年报中表示,“将切实做好现有存量房产的开发、销售工作,为公司转型提供有力保障”,随着各项目的销售回笼,万业企业目前现金充裕,为公司未来加快转型奠定了良好的资金基础。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末,万业企业货币资金余额为29.35亿元,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13.47亿元。
万业企业坦言,目前公司转型与市场预期尚有差距,亟需两个纬度持续发力。一是转型的集成电路项目规模方面,需加大对合适投资标的搜寻的广度和深度。二是转型人才的匹配,尤其在关键岗位、关键部门的人才引进和储备不足,仍需在专业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缩小与转型要求的差距。
万业企业表示,2020年,公司继续将外延式发展战略作为重要的工作目标,寻找集成电路装备与材料的上下游并购项目,充分发挥资本平台优势,加速公司实现战略性布局,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增强上市公司盈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