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建龙微纳拟登陆科创板 募集资金用于吸附类分子筛产品升级

董添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建龙微纳成立于1998年,是国内吸附类分子筛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综合型企业。2019年4月30日,上交所受理了公司科创板上市申请。近日,公司完成了交易所第一轮问询。

  助力产品升级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主要从事无机非金属多孔晶体材料分子筛吸附剂相关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的业务,主要产品为分子筛原粉、分子筛活化粉和成型分子筛三大类。

  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1446万股,且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低于25%,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吸附材料产业园项目(三期)、年产富氧分子筛4500吨项目、5000吨活性氧化铝生产线建设项目等。

  华泰证券研报显示,建龙微纳募投项目可助力公司产品高端化升级。公司本次拟发行建设项目总投资为3.85亿元,其中3.64亿元来自于募集资金。其中,吸附材料产业园(三期)项目拟新投产Li-LSX分子筛3000吨、LSX分子筛原粉9000吨等,公司预计达产后年均营业收入为4.1亿元,净利润为5777万元。Li-LSX分子筛主要应用于高效节能制氧领域,2018年销量762吨,销售均价达11.12万元/吨。

  公司2016年-2018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2.44亿元和3.78亿元,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039.57万元、-1018.82万元和4707.25万元。

  针对盈利模式,公司表示,主要依靠自有品牌产品推广以及为国际知名分子筛厂商OEM来驱动。2016年至2018年,自有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1.27亿元、2.13亿元和3.39亿元,占当年公司的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7.78%、87.21%和89.51%;OEM销售收入分别为288.3万元、3127.64万元和3969.06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22%、12.79%和10.49%。

  针对未来发展战略,公司表示,目前,公司在巩固制氧、制氢、吸附干燥等传统领域优势的同时,积极向氢气提纯、煤制乙醇、煤制丙烯等能源化工领域,钢厂烟道烧结尾气脱硝、污染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柴油车尾气脱硝等环境治理领域,以及核废水处理、盐碱地土壤改良等生态环境修复领域拓展。

  行业高度分散

  针对分子筛行业现状,华泰证券指出,国内分子筛行业规模约30亿元,偏向中低端化。2016年我国分子筛市场规模为33亿元,产量为32.4万吨,产业主要集群于环渤海圈与长三角地区。2016年行业共有100余家生产厂商,其中产能规模在5000吨以下的小型厂商数量占比81%,市场处于高度分散状态。且在与国外分子筛厂商对比中,国内分子筛企业产品结构高度相同,研发投入力度不足,偏向中低端化。

  针对行业前景,上述研报指出,以氧气为代表的工业气体市场规模2012-2017年CAGR达10.0%,渗透率远未至天花板。钢铁行业景气度上行、2019年初至今工业氧气价格大幅反弹124%,逐步提振工业用氧需求,制氧分子筛存量和增量更新需求旺盛。制氢层面,政策扶持氢能源发展,燃料电池将成氢能源主要应用场景,工业副产氢污染小、成本低,有望成为主流制氢方式,带动制氢分子筛需求大幅增长。尾气脱硝层面,国六排放标准提前实施,脱硝分子筛主要应用的柴油车是氮氧化物污染主力,更换需求量较大,脱硝分子筛应用空间广阔。

  如果竞争对手推出更高效、更节能的成型分子筛,将会大幅挤占发行人的市场份额。这就需要发行人持续保持技术创新能力,加大研发技术投入,保持主要产品的技术领先性,不断推出更高效、更节能的成型分子筛产品,巩固市场地位。

  2016年-2018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606.14万元、802.23万元和1241.02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66%、3.28%和3.28%。

  经营存在几大风险

  公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主要面临技术风险、经营风险、环境保护风险、安全生产风险、内控风险、财务风险、发行失败风险等。

  经营风险中,公司主要原材料是锂盐、氢氧化钠、固体纯碱硅酸钠和氢氧化铝。2016年至2018年,直接材料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分别为58.63%、66.8%和69.54%,上述四种原材料合计占直接材料的比例分别为61.52%、62.27%和62.42%。2017年除锂盐采购价格下降外,其他三种原材料采购价格均大幅上涨。若上述主要原材料未来市场价格大幅上涨,将影响公司的盈利能力。

  汇兑风险方面,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公司出口收入分别为3054.15万元、5709.52万元、9778.44万元,占同期主营业务收入的23.49%、23.35%、25.85%,汇兑损益分别为14.08万元、-27.42万元、72.75万元。公司表示,公司计划持续开拓海外市场,出口销售金额预计会有进一步提升,若未来人民币汇率出现大幅波动,将面临因人民币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汇兑损失风险。

  此外,公司还表示,若对危险源不能进行正确识别和有效控制,存在发生安全事故的风险。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