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减持并存 结构化行情青睐优质个股
上市公司大举回购和产业资本减持,成为当下A股并存的两大现象。一方面,今年以来参与股份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和规模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产业资本持续呈净减持状态,上市公司主要股东和高管推出减持计划。
业内人士认为,这种情况与当前A股市场环境和结构分化有关。在结构化行情中,优质个股会受到青睐。
回购与减持并行
今年以来,随着中国平安、招商蛇口、伊利股份等公司纷纷实施大额回购,A股的回购热潮涌动。6月18日,中国平安首次回购A股股份,当日共购得约350万股公司A股股份,支付资金总额约2.8亿元(不含交易费用)。
此后,中国平安在接下来不到一个月时间里频频出手。7月8日,在连续发起9次回购后,中国平安的回购总额触及本次回购计划50亿元的下限。
4月17日,伊利股份公告拟回购资金总额不超过106.37亿元。7月11日,伊利股份披露回购最新进展,截至7月9日,公司通过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已累计回购股份1.31亿股,占总股本的比例为2.14%,已支付的总金额为40.84亿元。
Wind统计数据显示,目前,A股今年以来累计有700余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金额已超过920亿元,回购总额和参加回购公司数量均已超过去年全年,同比创历史新高。
在A股上市公司大举回购的同时,有不少上市公司主要股东抛出减持计划,产业资本净减持尚未消退。7月份以来,先后有13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主要股东减持计划。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A股上市公司共发布约1700笔减持计划,涉及上市公司1100余家,涉及股东2800余位,计划最高减持合计约280亿股。对比往年同期数据来看,无论是减持笔数,还是股票减持数量上限,均创近五年来新高。
从今年上半年产业资本增减持月度表现情况看,除1月A股产业资本呈净增持外,2月至6月,A股市场产业资本连续5个月净减持。3月,产业资本净减持金额曾达257.74亿元,创近几年月度减持规模新高。4月、5月虽然减持规模有所缩减,但仍保持在百亿元左右。进入6月,产业资本净减持规模又有所上升,6月净减持规模达164.87亿元,环比增加70.98亿元。
深入挖掘投资价值
“回购和减持一进一退,是助推本轮大蓝筹行情的重要因素之一。”新时代证券研究所所长孙金钜认为,上市公司回购和减持主体是不同的,回购资金来源于上市公司,减持资金去向是上市公司股东。当前A股格局下,优质白马蓝筹公司受市场影响较小,有能力在股价低估时通过回购公司股份提升股价。产业资本减持,则多是中小上市公司股东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资金流动性问题。
在结构化行情中,投资者该如何进行投资判断?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表示,无论是产业资本的减持,还是上市公司的回购,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只要操作规范,市场都应该包容和尊重。
但是,投资者要注意把握上市公司回购及减持的成色和“深意”。对于回购,投资者要注意回购的落地履行情况,以免受到“忽悠”式回购的影响。对于产业资本的增减持,则要结合公司基本面,注意甄别股东是否存在操纵股价或信息披露不完善等违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