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讯(实习记者 傅苏颖)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三聚环保已与130个县市政府签订框架协议,包含47个贫困县(国贫县30个,省贫县13个);成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公司165个,其中,位于国家级贫困县的有38个,位于省级贫困县的25个。2018年,“一县一品”绿色农业生产示范在6省市的13个县区展开,精选当地6种特色作物和合作种植企业,建立了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全产业链示范区。示范区采用生物炭基肥料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肥料养分降低10%-20%的同时,示范区作物产量平均提高15%以上,产品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三聚环保董事长刘雷日前透露,为使秸秆生物质综合循环利用扶贫工程的精准扶贫模式得到广泛应用,有效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携手开拓精准扶贫新局面,公司组织编制了《精准扶贫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运营管理规范》,目前,该标准已通过国家标准管理委员会和国家标准技术评审中心的立项初审。产业扶贫模式的标准化,将推动“秸秆炭化还田扶贫”的实践成果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好的复制推广,为各级政府和有关企业开展工作提供标准化指南,也为产业精准扶贫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经测算,农户使用炭基肥每亩可增收150元-300元。以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科右前旗为例,使用三聚炭基肥每亩可实现增收220元,人均年增收2000多元,贫困人口户均增收4000多元。
公开资料显示,2017年8月16日,三聚环保与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团队经过十余年研究的“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技术”,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技术成果鉴定,专家一致认为“成果创新性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秸秆炭化、生物质炭复合肥制备技术、工业化规模国际领先”。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全国主要农作物秸秆总产量为9.84亿吨,秸秆可收集资源量为8.24亿吨,综合利用率较低,约33%被废弃或露天燃烧,导致环境污染、资源浪费。我国耕地质量总体水平趋于下降,近2/3的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不足1.5%,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以土壤培育和改良为重点,开展农作物秸秆资源规模化利用,促进农业固碳减排、提高耕地生产能力,打造优质生态农业产业链。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的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农村偏远地区,秸秆资源相对丰富,特别适合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产业的发展。通过长期的调研和工作发现,结合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战略部署,充分利用贫困县的废弃秸秆资源,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项目已使得全国不少地区的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