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年前,上汽大众签约奠基时,中德双方或许没有人会想到,眼下成立的将会是一个年销规模超200万辆的“超级汽车合资公司”。
“我想不到要用一个什么样的词语来形容最恰当,是‘天翻地覆’还是‘史无前例’?”作为改革开放后大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的亲历者,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执行副总裁张绥新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慨叹,改革开放40年,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看上去像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从前期谈判到合资公司的最终成立,从首辆桑塔纳下线到零部件逐步国产化,大众集团入华的过程就像改革开放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其间夹杂着成功与失败、经验与教训、骄傲与沮丧……张绥新今天回头再看,所有这些都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平静地承载着过去40年。
狼堡:突如其来的造访
“1978年,我刚上大学,如果没有改革开放,我肯定就在内蒙古工作生活了。”在张绥新看来,四十年前的改革开放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不仅包括他自己,也包括了中国汽车合资企业的先行者——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
2017年,大众集团(中国)及两家合资企业向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客户共交付汽车418万辆,并占据集团全球总销量的38.9%。显然,大众在华开启的合资时代,不仅改变了中国汽车的格局,也改变了大众汽车自己的发展史。
1984年10月,上汽大众正式签约成立,虽然此时距离1978年已经过去了6年时间,但大众与上汽的接触,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在进行。
1978年11月的一天,负责国际业务的W.P.施密特董事正在大众集团总部(狼堡)的办公室办公,突然秘书处的人汇报,接到门卫电话,说大门口有中国机械部的代表团要来和大众洽谈合作事宜。
尽管消息突然,但门卫所言非虚。这个突如其来的代表团由四机部时任副部长杨铿领队,之所以如此突然,原因是大众总部并非是代表团此前计划的目的地。他们本来是去德国斯图加特考察奔驰工厂,但见德国大街上随处可见“W”车标,便临时改变行程来到了大众集团总部。
“当时秘书处的人查了一下,发现只有W.P.施密特一个高管在公司,于是他就接待了这个高规格的中国代表团。”张绥新回忆时说到。
这次看似偶然的接触,对中国汽车行业来说可谓意义深远。1978年,就像一个转折点,将中国汽车发展史一分为二。上汽大众的正式成立,为后来形成的“三大三小”(三大即一汽、二汽、上汽,三小即北京吉普、天津夏利、广州标致)的市场格局埋下伏笔。在此之前,中国汽车产业就是张绥新所说的“另一个世界”。
40年前,中国大街上不会有SUV、MPV这些后来才细化的车型品类,轿车就是乘用车市场的全部。“你能想象40年前中国的轿车工业是什么样子吗?那个时候,中国的轿车工业有两个代表,一个是上海牌轿车,另一个就是红旗。”张绥新说。
去年,中国乘用车产量为2480.67万辆,而40年前的上海轿车年产量大约在1000辆左右,红旗的年产能只有100辆左右。当时,整个中国汽车市场严重供小于求。
改革开放后,轿车多年来被压制的需求在中国汽车市场突然爆发了。而汽车市场的供求不平衡,正是当时引入跨国车企组成合资公司的主要推动因素。
“当时汽车进口市场非常火爆,有公开进口,有走私进口,规模可达每年十几万甚至几十万辆。”张绥新坦言,当时国家外汇非常紧张,如果每年进口这么多车,外汇算起来完全可以投资一个,甚至好几个汽车工厂。“与其花这么多外汇去进口整车,为什么我们不跟别人搞合作自己来生产?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家做出了搞汽车合资公司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