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西岸,福建省作为“一带一路”的起点,又拥有对台湾的区位优势,2010年以来,累计固定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速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在这个钢材需求相对旺盛的“钢铁生产小省”里,占据70%市场份额的三钢集团,从上世纪“全民炼钢”时代的“全国钢铁十八罗汉”发展而来,在历经一整个甲子岁月的洗礼后,凭借着出色的成本管控能力脱颖而出,业绩屡创新高。
六十载风雨,危机无数,多少钢铁厂因此被遗弃在历史的洪流中。三钢是如何一步步化险为夷的?未来,这家福建钢铁龙头企业又将如何利用当地发展的历史机遇巩固自己的龙头地位?日前,证券时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采访团走进三钢集团,聆听这家60岁老国企谈古论未来。
六十载栉风沐雨
钢铁老国企砥砺前行
1958年,全国各地纷纷架起高炉,全民投身炼钢运动。就在这一年,福建的三明钢铁厂正式破土动工,一座年产20万吨铁、12万吨钢和15万吨钢材的钢厂拔地而起。这就是上市公司三钢闽光的母公司——三钢集团的前身。
今年是三钢甲子之年。在三钢集团的展览馆内,一张张老照片再现了它在这一整个甲子岁月里的不少精彩瞬间。
1959年1月3日,三钢炼出第一炉钢;同年10月1日,三钢轧钢车间试轧成功,生产出一批22毫米的圆钢;10月6日三钢一号高炉胜利出铁,改写了福建“手无寸铁”的历史。1995年,三钢的铁、钢材年产量相继突破50万吨大关。第二年,全国中小型企业开展学习邯钢经验,三钢由此踏上了成本精细管理之路。1998年,三钢年产钢量迈过100万吨大关。
历经60年的洗礼,当年的中小型钢铁厂已经发展成为一家以钢铁生产为主、多元产业并举的大型企业集团,旗下拥有三明本部、泉州闽光、罗源闽光、漳州闽光四个钢铁生产基地,年产钢量超过1100万吨,在福建及周边地区品牌优势明显,拥有较强的议价能力。
但在这60年的发展过程中,三钢集团并非一路顺风顺水,也曾在“三年自然灾害”后被迫停产,直至1963年国内经济开始复苏时才恢复生产。2008年,百年一遇的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国内钢铁工业遭受重创,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激烈。三钢立足区域市场,实施差异化战略,优化供需配套,成功度过了这场危机。
2015年,钢铁行业处于周期低谷,市场供需矛盾突出,行业出现大面积亏损,多地钢厂停破产。外地厂商纷纷采取低价倾销的策略到福建抢占市场,致使这个“缺钢”之省的钢材价格反而低于周边地区。此后,三钢集团与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坚持“厂商双赢”的经营理念,将福建的优质经销商集中起来,厂商联手共同维护福建市场的钢价稳定。
另一方面,三钢不断提高品牌服务质量,保证所有工地在市场紧张的时候也不断供,给业主、工地留下好口碑,与外来钢材形成差异化服务优势,逐渐突出品牌优势。“现在外地钢材要进入福建,基本只能以低于三钢的价格进行销售”,三钢集团、三钢闽光董事长黎立璋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品牌优势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今年上半年,每吨“闽光牌”建筑用钢材、普板市场均价分别高于周边地区80元、150元,而这丝毫不影响公司占据福建70%的市场,品牌溢价明显。
作为福建钢企的“排头兵”,三钢集团在技术创新及体制改革方面力争走在全省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时任福建省省长时评价三钢“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头,改革开放积累了很好的经验,具有典型示范意义,要在全省推广”。这段话被写成毛笔字,高挂在三钢集团展览厅的显著位置。
2001年,三钢集团将旗下主营钢铁生产经营业务和相关资产,注入与厦门国贸集团等八家公司联合发起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里。这就是第一家中小板上市钢铁企业——三钢闽光(2007年上市)的由来,其成立之初注册资本为4.35亿元,三钢集团占股9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