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经济下行、居民收入等多方因素影响,上半年国内消费增速有所下滑,其中二季度增速较一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
这催生出了有关“消费降级”的讨论,榨菜、方便面生产企业上半年的增长更是被视为佐证之一。实际情况如何?这从上市公司的上半年财报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截至8月30日,纳入样本范围内的536家Wind可选消费公司营收总计2.16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68%,2017年时这一增速则为15.47%,增速同比下滑1.79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Wind日常消费板块支出更为刚性(指必须付出的消费支出),其中190家样本公司的上半年营收合计6636亿元,同比增长16.6%,较上年提升了1.8个百分点。从上述统计结果来看,消费增速下滑确实对“可选消费”带来一定抑制作用,并转为增加刚性消费的支出。
但是,若细分到具体行业,又表现出了相反的一面。如萃华珠宝(002734.SZ)、明牌珠宝(002574.SZ)和老凤祥(600612.SH)等珠宝企业营收增速,较上年同期均有所好转。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毛盛勇此前指出,汽车类商品在整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到约15%的比重,它的下降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总体表现。
“可选消费”回落
考虑到2017年汽车行业的高基数,今年汽车消费的下滑行业内早有预料。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1-6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6万辆和1335.4万辆,增速分别低于上年同期1.9和4.3个百分点。
落实到具体公司上,广汽集团(601238.SH)上半年营收增速为5.9%,远低于2016年、2017年同期时87.16%和61.73%的水平。
“广汽乘用车上半年共销售26.82万辆,同比增长6.9%。广汽乘用车两个爆款车型GS4和GS8在进入2018年后,增长持续乏力,一方面是因为车型老旧,另一方面是GS3和GS7的上市,与GS4和GS8服务于同样的市场,起到了分流的作用。”方正证券汽车团队指出。
虽然这只是个案,但是国内SUV车型增长进入“瓶颈期”却有数据作为支撑,其中6月SUV销量同比下滑0.5%,7月同比下滑8.2%。
这并非个例。力帆股份(601777.SH)、江铃汽车(000550.SZ)和东风汽车(600006.SH)等多家整车企业上半年营收增速,亦由正转负。
需要指出的是,汽车类商品占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比重较高。
以2017年上半年为例,25家“汽车制造”类上市公司营收合计7306亿元,占612家Wind可选消费类公司的27.64%。
这直接带动了可选消费品的下滑,对此毛盛勇亦指出,“如果将汽车类商品的消费排除,那么5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在10%左右,6月份则接近11%,二季度和一季度相比增速不是回落,反而有所加快。”
对比其他行业数据也可看出,可选消费品并未如预想的那么悲观。
以旅游、酒店类上市公司为例,今年1-6月,多数公司继续维持增长状态。其中,中国国旅(601888.SH)收入同比增速,较上年提升45%,云南旅游(002059.SZ)则从-17.4%增长至47.48%,长白山(603099.SH)等景点类公司增速亦保持增长。
以成都为例,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总人数9745.2万人,增长3.9%,但是同期旅游总收入1533.2亿元,增幅达到18.4%。人数与收入增长间“差值”也说明了,人均旅游支出金额的提高。
“根据各地统计局发布的经济数据来看,上半年部分城市出现了明显的消费升级现象,主要特点是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生活保障类消费占比下降,享受型消费占比上升。”成都一位长期跟踪区域经济的人士评价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