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上市农商行存隐忧
相比国有大行和股份行,农商行的不良率相对较高,目前已经公布的20家银行中,江阴银行的不良率最高,达2.29%,不过较2017年末的2.39%,下降了0.1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6.48%,较2017年末上涨14.35个百分点。
“农商行的资产质量和当地经济息息相关。从目前的数据看,上市农商行的情况普遍较好,特别是发达地区的农商行,虽然不良率有所波动,但都在承受范围内。问题主要出在一些欠发达地区、未上市的农商行身上。此前,银保监会发布2018年二季度银行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2018年二季度末,农商行的不良贷款率上升幅度明显,由一季度末的3.26%上升到4.29%,情况较为严重。风险暴露的农商行地区性比较明显,集中在环渤海、东北和中西部地区,平均不良率前五的是贵州、河南、辽宁、山东和吉林。这些地区的经济相对较弱,一些地区对于单一资源品的依赖较大,比如煤炭,一旦煤炭价格出现大幅波动,就会对银行的资产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目前实体经济依然在缓慢爬坡,所以这些地方的银行不良率普遍较高。” 北京一家私募基金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上半年资产质量控制较好的宁波银行,其半年报显示,截至6月末不良贷款率进一步降至0.8%;而拨备覆盖率提升至499.32%。
近年来,宁波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处在下降趋势,自2015年末的0.92%下降至2018年半年报的0.80%;拨备覆盖率则从308.67%上升至499.32%,远高于150%的监管指标。宁波银行表示,银行对于集团客户授信总量有着严格控制。坚守监管部门对政府平台性贷款的“三条红线”,严格限制对产能过剩、前景不明朗行业的信贷投入。
万联证券分析师郭懿在研报中表示,宁波银行不良率较年初下降2BP,达到0.8%,为近5年以来最低水平。逾期90天以上的占不良贷款的比例为74.1%,较2017年末下降4.1个百分点。关注类贷款占比0.51%,较年初下降17BP。资本实现内生增长,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8.87%,较年初上升27BP。宁波银行良好的风险管理体系,能较好应对经济周期起伏与结构调整,不良率始终处于行业较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