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向下游需求增量
由于天齐锂业通过泰利森控制着大量的锂矿供给,加上本次收购完成后将拥有SQM公司25.86%的股权,所以也引起了行业关于垄断的质疑。
对此智利生产促进委员会,要求智利前政府反垄断监管机构FNE,对Nutrien集团向中国企业出售股权一事进行审查。
“FNE的调查对本次交易不具有中止效力,其调查不构成本次交易的交割先决条件。”天齐锂业近期发布的重大资产购买报告书中回应称。
上述背景下,缘何天齐锂业仍在努力推进收购?
这与SQM的行业地位不无关系。作为世界锂业三巨头之一,SQM与雅保、FMC几乎垄断了世界80%的卤水锂盐供应。同时,近几年SQM在化肥、锂及其衍生物的收入合计占比约为80%,锂产品的收入增长较快,占比不断上升。
反观天齐锂业,则是全球领先的固体锂精矿供应商泰利森的控股股东。通过此次收购,又可以通过持股的方式获得SQM相应的丰厚收益,进而增加公司在世界锂行业的话语权。
这对于新能源汽车发展增速显著的国内而言,获得更多上游锂矿供给便显得尤为重要。
中汽协数据显示,1-6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94.9%和111.5%。
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1.4万辆和31.3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9.0%和96.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0万辆和9.9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70.2%和181.6%。
上述数据变化的背后,便在于传统汽车生产厂家的跟进,并纷纷推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如沃尔沃xc系列、讴歌CDX等车型均推出了混动版本,同时奥迪S8、奔驰GLC也计划推出混动车型。
这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再次为下游需求带来了新的增量。
天齐锂业同样注意到了这个趋势,“当前不少传统车企已宣布会像特斯拉一样建造超级电池厂,一旦面向大规模乘用车消费市场的车型,由风险承受力更大的传统车企推出,电动车的市场渗透率和气势便会真正显现,对锂的消费需求量增长可观。”
需要指出的是,与其他原材料不同,下游电动汽车客户基于对安全性、电池表现和续航里程等的考虑,对上游锂资源的品质要求尤其严格,届时能够提供优质锂矿资源的供应商,也将率先获得与下游车企合作的资格。
“虽然SQM的锂产品售价低于中国国内市场零单价,但目前其锂产品毛利仍保持为 70%左右。”天齐锂业指出,当前市场价格表现都在公司预期范围之内,是周期性波动的正常现象,公司也从未考虑追求短期暴利。
相比之下,天齐锂业显然更为看重未来的需求增量,以及整个行业的景气度提升预期,而非短期投资SQM所带来的压力。
公司的行动也足以说明。7月24日,天齐锂业便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包括《关于同意泰利森锂精矿继续扩产计划的议案》,预计到2021年实现化学级锂精矿产能增至180万吨/年。
天齐锂业表示,“未来中长期内,纯电动新能源汽车仍将是各国发展重点,下游需求将驱动锂资源供给维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品质优良且能稳定供应的锂资源及锂产品的价格也将在较长期内维持稳定的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