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轮市场调整使得部分年初发布股份回购计划的公司得以逢低回购。兔宝宝年初公告,拟回购1亿-3亿元股份;7月9日,公司公告称,累计回购了2.99亿元股份,完成了本次股份回购计划。公告显示,6月5日-7月9日,公司回购了近2.4亿元股份。从股价走势看,6月以来,兔宝宝走势强于大市。公司7月13日公告,拟追加回购规模,继续回购1亿-3亿元股份。梦网集团与之类似。公司实施了近5亿元的股份回购后,近期公告拟再次回购不超过3.2亿元的股份。
美的集团公告40亿元股份回购计划后,基本止住了此前股价连续下跌的势头。
招商证券分析师指出,股份回购对股票价格短期具有提振作用。但长期看并没有明显的规律。如果股票回购是为了实施员工持股计划或者股权激励,回购预案公布后,对股票的短期提振作用明显。如果股票回购是为了在股价大幅波动时增强投资者信心,预案发布后多数情况下首个交易日可以取得较为明显的效果。股价上涨比例高达78%,下跌比例为22%。
警惕忽悠式回购
分析人士指出,A股市场曾出现过三次上市公司回购股份浪潮。整体看,以市值管理、员工股权激励为目的的回购占比高,涉及回购的公司处于估值低位的占比更高。上市公司回购股份多发生于股价暴跌之际,希望能够借此稳定股价。这与境外公司在股价上涨过程的回购逻辑不同。A股公司鲜少在股价上升期推行回购股份的案例。投资者需仔细分辨,警惕部分公司的忽悠式股份回购。
有私募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前期不少推出回购预案的公司,多存在股东大比例质押股权的情况。有的公司希望通过股票回购,稳定或提振股价,不排除是为了降低大股东股权质押爆仓的压力。该人士表示,回购股份要求上市公司现金流充裕,相当部分上市公司目前面临着资金压力。有的发布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现金并不充裕,甚至面临一定程度的资金缺口,能否顺利实施股份回购计划存在疑问。例如,某家公司截至一季度末,货币资金不足15亿元。若公司顶格完成股份回购,这意味着公司将付出大部分现金。
此前不乏推出巨额回购计划的公司最后不了了之。2015年,永安药业、伊力特、东方雨虹、交大昂立、国元证券等推出的股份回购计划后续均终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