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企密集换帅风潮再起。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共有43家央企涉及161位领导人员出现职务变动。其中,20多家央企“一把手”调整,如中国化工、中船集团、中国一汽等。业内人士指出,密集的高层人事调度预示着新一轮央企改革箭已在弦,在国家战略、市场规律双轮驱动下,化工、船舶等行业央企下半年调整重组有望提速。
“两化”合并预期升温
日前,国资委公布了22家央企48位领导人员职务变动情况。其中,宁高宁接替任建新任中国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证券报记者致电中化集团,尽管相关负责人不予置评,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两“化”重组合并将是大概率事件。
资料显示,中国化工与中化同为国务院国资委直管的化工业央企。去年6月,中国化工集团斥资490亿美元收购了全球第一大农药、第三大种子科技公司先正达。此前有消息称,为了此次收购,国资委牵头成立了领导小组,国资委主任肖亚庆任组长,任建新、宁高宁任副组长。中化集团则是国内四大国家石油公司之一,旗下拥有能源、化工、农业、地产和金融五大事业部,控股中化国际、中化化肥、中国金茂等多家上市公司。
“中化与中国化工重组,若两家化工巨头重组最终落地,将有三方面意义。”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一是有利于做强做大央企主业。合并之后有望提升集中度,优势互补,减少同质化竞争,形成新产业链条,提升效率和效益;二是有利于落实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打造出一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无论中国化工还是中化,此前都在海外布局多年。若实施重组合并,新的集团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将大大提升。三是有利于央企进一步去杠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国化工此前收购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其负债率大幅提升,与中化集团实施重组合并,可以从整体上降低资产负债率,减轻企业的债务压力,让中国化工有足够的财务能力消化掉先正达。
多行业改革有望拉开帷幕
高层“调度”也令船舶、汽车等行业合并拨云见日。6月26日,中船重工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杨金成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而早在今年3月,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雷凡培出任中船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市场人士认为,此番高层变动或预示着“两船”合并加速。通过重组整合有利于减少同一领域内央企间的无效竞争,集中资源优势、减员增效,进而提升央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同时有利于推动资本运作,提高船舶业资产证券化率,以便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
今年6月27日,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奚国华,被任命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值得注意的是,曾任职中国中车,参与南北车合并的奚国华,为中国一汽下一步的改革增添了想象空间。
近年来,一汽、东风、长安汽车三家国有车企间的整合传闻不断。去年以来,一汽、东风、长安汽车三方就频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展开全方位合作,近日三方再次宣布合资组建T3出行服务公司。近期更是有传闻称,合并后的公司将命名为“国汽集团”,其中长安分管乘用车事业部,东风分管商用车事业部,一汽则独掌“红旗”品牌,定位自主高端车系单独成立事业部。业内人士指出,随着三大车企高管的调整到位,面对合资品牌和民营企业的竞争以及股比开放的压力,新一轮国有汽车行业改革有望拉开帷幕。
下半年央企重组料再发力
在国资委近日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以及中央企业重组整合工作座谈会上,国资委均强调要着力推进央企重组整合,确保实现重组预期目标。
李锦认为,近期央企领导人员密集换帅或预示着新一轮央企结构调整箭已在弦,下半年央企和地方国企的重组进程有望提速。而推进重组的重点行业领域,将包括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行业,以及带新兴产业特征的海工设备、环保这七大产业。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表示,可以预见,在一定时期内,并购重组将成为国企改革发展的中心枢纽,强强联合、拆分重组、混合参股、关停并转、内部重组等多种方式的重组整合案例将持续涌现,呈现出四个“更加”趋势。一是更加聚焦提升竞争力,扎实推进战略性重组。央企按照“成熟一户、推进一户”的原则,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二是更加注重重组质量效果,加快推进内部资源重组,真正达到“1+1>2”的积极效果。三是更加发挥产业协同作用,稳步推进企业重组整合。四是更加关注产业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新业态新领域重组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