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服中心四问瀚叶股份重大资产重组
实习记者 黄鹏 陈一良
6月8日,在瀚叶股份重大资产重组媒体说明会上,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简称“投服中心”)围绕标的资产估值的公允性、业绩承诺的合理性、标的公司经营的可持续性以及发行价格调整方案的合理性等四方面展开了问询。
估值公允性存疑
预案披露,本次交易的标的资产是量子云100%股权,以2017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采用收益法评估,标的资产的预估值为38亿元,较其未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3亿元增值28.19倍,预估值存在较大增幅。投服中心对于标的资产的估值的合理性存在三个疑问。
首先,量子云短期内估值存在较大差异。根据预案,量子云自2014年成立至今,共经历九次股权转让,仅2017年,量子云的整体估值就从6亿元增长到20亿元。2018年4月最后一次股权转让,量子云创始人李炯以整体20亿元的估值退出,公司于同月公告本次交易预案,对量子云整体估值38亿。自2017年至今,量子云短期内估值大幅增长的合理性存疑。
其次,评估方法的选择存疑。投服中心指出,量子云自2017年以来的多次股权转让均以市场法进行估值,估值标准为互联网公司10-15倍市盈率,而本次交易主要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进行预估,并最终采用未来收益法对标的公司进行整体评估。由于标的公司涉及的评估工作尚未完成,预案中并未披露市场法评估的结果,无法判断市场法与收益法评估的差异,对最终选择收益法评估定价原因存疑。
再次,估值公允性分析不充分。投服中心指出,量子云在报告期2016年及2017年实现的未经审计的净利润分别为8713.21万元和1.53亿元,但根据预估,量子云2018年至2022年的预测净利润合计约为24.58亿元,与量子云在近两年报告期内实现的净利润相比增幅较大。另外,预案中以量子云2018年的预测净利润2.66亿为基础进行对比测算,本次交易对应的动态市盈率为14.3倍。但以量子云2017年全年实现净利润为基础,对应市盈率为24.79倍。投服中心对标的资产估值的公允性,以及是否存在虚增预测利润进而损害上市公司和股东合法权益的情形仍存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