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整期
沃特玛业务上的调整还在继续。近日,坚瑞沃能公告孙公司安徽沃特玛已与中国铁塔签署《采购合同》,安徽沃特玛将向后者供应梯级锂电池,合同金额6.84亿元。
这是沃特玛继与中山绿博、中尚智能签署储能销售订单后再次获得储能订单。拓展业务向微网储能、通讯基地备用电源等储能电池领域也是坚瑞沃能自救清单上的一项任务。
不过,这笔交易并不能对坚瑞沃能的业绩产生太大作用。其指出,本次合同的签署将有助于公司盘活库存,改善现金流,但对2018年度利润贡献微薄,还存在因为开工率不足导致的履约能力风险。
李振强指出,国内储能市场发展一直低于预期,虽仍能维持一定幅度上涨,但大部分订单来自海外市场增长,特别是欧洲市场,国内方面增长来自轨道、基站方面。中国铁塔公司是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大户。
他认为,随着光伏产品价格下降、电价补贴落地,或者国家能够在储能落地一些补贴政策,储能电池的发展可能会加快,目前来说并不是一个健康的格局。
而在沃特玛的传统优势市场,因为资金链断裂、债务重组存货抵扣、开工率不足等原因,沃特玛的市场份额正在被瓜分。
据起点研究院统计,2018年1-4月中国动力锂电池市场份额Top10排名中,沃特玛已不见踪影,而去年同期,沃特玛以6.4%的份额排名第三。同时,宁德时代已经甩开竞争对手几个身位,市场份额从去年同期的28.7%增长到52%,动力电池也迎来独角兽时代。
还有来自国外企业的威胁。不仅是与国内车企合作,包括宝马、戴姆勒、通用、东风汽车与本土电池厂都有合作布局。国外电池企业诸如特斯拉、松下、SK电池、LG化学、三星SDI纷纷进入国内市场。
李振强指出,国外企业的竞争短期来看不会有太大反应,可能要到三年后,因为包括建设期和产品研发周期,但未来中国本土品牌的占有率绝不会像现在这么高。
除了竞争,坚瑞沃能还绕不开补贴政策的影响。此前,其正是将资金链断裂主要归因于对补贴退坡影响的错误预估。但在2018年,补贴退坡将持续。
2018年2月13日,四部委联发《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18年的补贴政策从2月12日开始实行,2月12日至6月11日为过渡期,期间上牌的新能源乘用车、新能源客车按照2017年补贴标准的0.7倍补贴,燃料电池汽车补贴标准不变。
眼看过渡期将结束,对于锂电池企业来说也将迎来新的市场战略调整期。
6月11日之后补贴下降,车企对于上游的零部件价格无疑会继续压低。另外,补贴退坡落地后,抢装就会结束,下游车企可以按正常需求生产,增长速度会比此前更低。
根据起点研究,2018年1-4月份新能源车共计生产22.5万辆,同比增长160%。李振强预计,落地后可能会下降到40%-50%左右。如果此前没有布局好相关销售渠道,锂电池企业的销售必然会受影响。
“动力电池中长期的向好趋势没变,只是短期波动比较剧烈。这与最近的产业政策有关,政策变化不是平滑地过渡,会对一些企业造成损伤。除了沃特玛,目前行业内上市公司的负债率普遍高于60%,甚至有些已超80%。”李振强说,在补贴减少的情况下,双积分政策将成为接力棒,一定程度上可以保障新能源终端市场的规模和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