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A股上市公司已经有近100家先后公告拟成立或收购商业保理公司,而且,商业保理利润已经成为部分公司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保理行业人士指出,随着监管趋严,预计保理行业将进入调整期,大量空转、套利的壳公司或将面临出局,管理规范的头部企业有望获得利好。
上市公司入局
今年以来,康旗股份、金发科技、梅泰诺、亿利洁能等多家公司发布公告拟设立商业保理公司。
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经有近100家A股上市公司宣布并购或参与设立商业保理公司。这些上市公司多属于制造业,相当部分属传统制造业,这类公司应收账款规模较大且上下游企业众多。整体来看,上市公司设立保理公司注册资本规模不大,一般在5000万元以上。已经有数家企业公告,保理子公司成为上市公司重要的利润来源。
法尔胜于2016年3月以12亿资金收购摩山保理100%股权。2016年法尔胜净利润1.41亿元,其中全资子公司摩山保理实现净利润1.26亿元。2017年法尔胜实现净利润1.43亿元。其中,摩山保理实现净利润1.92亿元,实际上已经成为上市公司主要利润来源。
中科新材发布的2018年中期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3943万元-4853万元,同比增长30%-60%。公司表示,本期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本期商业保理业务产生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较大。
房地产行业的保理融资在2017年也发展迅速。碧桂园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国内首单获得监管放行的服务境外上市企业及其上游供应商的供应链金融ABS,基础资产为原始权益人对碧桂园下属公司享有的未到期应收账款债权。
市场空间广阔
国内保理市场主要分为商业保理、银行保理,此前分别由商务部、银监会监管。《中国商业保理行业发展报告(2017)》(简称《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已达1万亿元人民币,连续五年实现高速增长;截至2017年末,全国商业保理企业注册资金折合人民币累计超过5700亿元。
业内人士表示,保理是商业贸易中以托收、赊账方式结算货款时,卖方为了强化应收账款管理、增强流动性而采用的一种委托第三者(保理商)管理应收账款的做法。而商业保理是一整套基于保理商和供应商之间所签订保理合同的金融方案,包括融资、信用风险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催收服务。
《报告》指出,近年来,随着企业赊销比例增大,账期延长,企业应收账款规模越来越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到2017年年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应收账款累计达到13.5万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速继续保持在高位。包括商业保理在内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前景广阔。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信用研究所所长韩家平表示,从理论分析和国内外的实践来看,商业保理是与实体经济结合最为紧密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相对较小,具有逆周期特点,特别适合成长型中小企业,符合中央对金融业务的要求。
韩家平同时表示,2018年我国商业保理业务量预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中国保理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在全球领先地位,并有可能在数字化保理领域创造出全球领先的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