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不到半年,股价最大涨幅超14倍,去年底被视为“妖股”的贵州燃气(600903,SH),4月16日晚披露其上市后的首份年报。
去年底出现短暂“气荒”时,贵州燃气的股价曾一路飞涨,甚至被一些人称为“气荒概念股”。但从这份年报中可以看出,贵州燃气其实难从中获益几分。据披露,去年四季度国内出现LNG售价大幅上涨的现象,但贵州燃气反而成本相对有所上升。此外,公司去年的主营业务毛利率还有所下滑。
“妖股”不妖,贵州燃气去年销售收入得以提升,靠的还是脚踏实地的客户增长。
营收增长 但毛利率缩水了
贵州燃气交出上市后的首份成绩单。2017年,贵州燃气营业收入约27.79亿元,同比增长22.4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37亿元,同比增长38%。
营收、净利虽均在增长,但成本上升也十分明显。
贵州燃气披露利润表相关科目数据,去年,公司营业成本同比增长额为4.8亿元,同比增长28.65%。营业成本增幅高于营收增幅,加之其他费用影响,公司毛利率有所降低。
2017年,贵州燃气天然气销售业务的毛利率为9.02%,比上年减少2.74个百分点,天然气入户安装业务的毛利率是56.45%,比上年减少5.17个百分点。
主营业务毛利率降低的情况下,一笔投资收益使贵州燃气净利数据增色不少——公司收到贵阳银行分配红利约1361万元。
贵州燃气2017年毛利率的下滑与主业的性质有关。
贵州燃气主要从事城市燃气运营,通俗地讲,就是从天然气供应商处购入天然气,然后再按用户的需求将天然气卖给用户,其间建造运输天然气的管道、门站等是贵州燃气的另一部分业务。据贵州燃气2017年年报和招股书说明书披露,2014年起到2017年,公司燃气销售收入和安装收入基本维持在7:3上下浮动,燃气销售收入的占比更高。
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此前与燃气类公司的接触中了解到,作为天然气“中间商”,企业通常需向中石油等大企业购买气源,因此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弱;同时下游燃气用户数量众多,使天然气具有公共用品属性,从而售气价格缺乏弹性,部分企业甚至没有定价权。
贵州燃气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目前在贵州省内已形成以管道天然气为主、LNG气源为辅的天然气供气格局,其中管道气来源主要为向直接参股的中石油贵州天然气管网有限公司采购,2017年该项采购金额占同类交易金额的69.79%;采购来的天然气主要销售给居民及非居民用户、汽车加气用户,同时还用于LNG贸易及其他管道天然气销售。
贵州燃气称,公司的天然气销售上下游价格均受到较为严格的管制,公司向下游转移成本的能力受到一定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