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建项目完工投产致产能释放、药品品类大幅增加、工商融合战略加速”,种种迹象显示,2018年对必康股份(002411.SZ)的战略发展来说注定是一个转折年。
在2015年借壳上市时,必康股份是一家医药工业领域的领先企业,自上市时必康就明确了“成为中国大健康领域标杆性企业”的战略目标,规划的产业涵盖“上游中草药种植、储备加工”、“中游药品及其他大健康产品研发制造”、“下游医药批发及连锁零售”、医养融合等医药大健康生态的全产业链。事实上,自2015年以来,必康股份一直朝着这个战略目标努力,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和人力。
发展战略有序推进 2018年进入收获期
经过数年的投入,必康股份终于要在2018年迎来收获年。从多方面了解到,公司与控股股东新沂必康投入百亿资金打造的“必康医药数字工厂”项目即将在2018年8月底部分投产,投产项目就是上市公司体内的智能制造项目(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该智能工厂由总面积超过70万平米的16座现代化智慧无人工厂组成,分为制药区、健康饮品区、配套包装园区、配套公共园区和信息情报中心5大部分,工厂建成后,将在大数据中心的协同配合下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智能制造。
据了解,上述“制药生产线技改搬迁项目”投产后,将主要用于解决公司本身的产能不足问题。在此基础上,必康还将通过外延式并购的方式将更多更好的医药品种引入到上市公司产品序列中,充分发挥项目的智能制造优势。另外,必康也有意与国内外顶尖研发组织合作,重点在心脑血管、自身代谢性疾病、癌症、RA等重症疾病领域进行研发布局,未来依托“必康医药数字工厂”的大数据及智能制造优势,公司有望在化药、生物制药等领域逐步建立优势。
除“必康医药数字工厂”项目外,公司斥资打造的“山阳”项目也频传利好。据悉,山阳二期的提取产线已在调试生产,正在提交GMP审查申请;另外,山阳三期的C区也基本完工,预计2018年上半年进行GMP认证,设备的招标工作已完成,准备陆续进驻。“山阳”项目的投产将大幅提升公司在中药材提取等方面的产能,还将形成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中医药产业的跨界融合,从供给端解决国内中药材生产技术相对落后、药效不稳定、缺乏质量标准、无法实现产品可追溯等结构性问题,开辟中医药产业发展的新模式。
在产能大幅提升的基础上,必康股份计划在2018年将公司生产的药品品类从原有的20多个增加到40多个,其中包括“心荣”系列等必康独家产品。
要成为中国大健康领域标杆性企业,没有足够强大的自有销售渠道是行不通的。为此,必康股份加快了工商融合战略的实施,在收购百川医药、河北润祥、湖南鑫和、江西康力、青海新绿洲、昆明东方等多家区域性医药商业龙头企业后,必康股份旗下的连锁药店将达到千余家,从数量上看已经跻身国内连锁药店行业的第一梯队。依据公司战略,必康将持续增强药店终端的布局,并将零售业务作为大健康全产业链布局的关键一环,在大型连锁药店为主的第二终端市场迅速建立优势,快速增强公司医药,包括大健康产品在内的铺货能力和整体发展优势。
有分析认为,受益于产能释放、品类扩张和工商融合战略的协同效应,必康股份的经营业绩有望在2018年迎来爆发式增长。首先,突破产能瓶颈后,不仅原有品类药品的产销量会快速增长,新增加的20种药品品类也将进一步促进医药工业板块的增长;其次,医药商业板块也将在2018年贡献较大规模的销售收入,但由于医药商业板块毛利率相对较低,预计医药工业仍是必康股份2018年的主要业绩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