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资本发力
某大型私募负责人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近期举牌的特点是更多倾向产业投资的思维模式,不仅仅考虑的是壳资源价值,更多考虑标的拥有的稀缺业务体系或业务协同效应。
12月份以来的举牌案例中,举牌方紫光集团、中金集团、水利投资等大多为产业资本。上海证券分析师认为,新南洋被中金集团举牌,体现出产业资本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公司股权结构优化。
新南洋表示,公司拟剥离数字电视业务,未来主业进一步聚焦教育培训,构建K12教育、职业教育、国际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全教育服务产业链,致力于成为综合性的教育服务提供商。
以紫光集团为主体的“紫光系”在A股资本运作不断。除旗下控制的紫光国芯、紫光股份、*ST紫学外,“紫光系”还出现在了16家A股上市公司的三季报前十股东榜中,2017年还举牌了文一科技和山东金泰。
紫光集团近年来在集成电路领域做出了百亿乃至千亿级别的投资。文一科技的主营业务之一是半导体塑料封装模具、设备及配套类设备产品,属于半导体行业的封装测试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产业资本“抱团”联合作战的模式也逐渐增多。今年9月,开元股份被粤民投举牌。粤民投是国内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的民营投资平台之一,由腾邦集团、美的控股、星河湾、立白集团等17家广东省民营经济龙头企业共同发起设立。近期对ST生化要约收购成功的财团浙民投同样是一个典型案例。作为浙江最大的民营投资机构,浙民投由八家浙江民营龙头企业和工商银行浙江分行共同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