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两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涉及纵向整合的重大重组,这其中的重组目的既有直接的垂直整合,也包括因战略合作、整体上市、吸收合并上市和借壳上市等其它形式,在具体数值上,则分别有8家、7家、1家、1家和4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显示,截至11月8日,A股共计有912家次上市公司通过IPO、增发等各种方式进行了融资,融资总金额达到1.39万亿元。不过与2016年相比,无论是融资企业数还是融资金额,今年迄今均有所不及。去年全年,两市共计1134家次上市公司实施了融资,合计融资规模高达近2.12万亿元。
作为资本支持实体经济最主要的途径之一,在经过百花齐放式的2016年融资行情后,A股2017年直接融资市场又出现了些许变化和新趋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进一步统计发现,上市公司融资所获资金中,投入建设企业的横向发展项目仍占据主流,同时纵向的收购案例亦占比颇高,且相比于去年下半年,募投用于跨界并购也似乎出现回暖趋势。
IPO“扩容”,定增“缩水”
“今年融资市场不及去年,主要因素仍在于为防止资本脱实向虚,而接连出台的重组新规和再融资新规,又在监管上直接限制了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但总体而言,今年的定增市场是趋于理性的。”深圳一家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
随着A股IPO提速常态化趋势的持续,无论是上市公司数量还是IPO募资金额,均在今年取得了快速发展。
根据数据显示,截至11月8日,两市今年共有391家首发企业获得IPO审核通过,且募资总金额达到近2005亿元。去年全年,这两项数据则分别为227家和1496亿元。
尽管2017年还未结束,但今年通过IPO登陆A股的上市公司数量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融资规模也仅次于2010年和2011年的4885亿元与2809.69亿元,在历年中暂时排在第三位。
具体至IPO企业上市地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主板市场以1183.68亿元的融资额,远超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占比达到60.19%。后二者的融资规模则分别为316.40亿元、466.57亿元,所占比例依次此是16.09%与23.72%。
而在今年通过IPO成功上市企业分布的地域中,广东省以85家排名榜首,排名2-4名的则分别是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各地区今年登陆A股的企业数量分别为77家、59家和35家,一定程度契合了经济越发达,上市公司数量越多的规律。
另外在行业分布中,若以行业为分类标准,则资本货物行业年内通过IPO方式的融资额度最高,达到349.21亿元,排名其次的则是材料II和技术硬件与设备,各自融资额度为256.96亿元、236.84亿元。
不过,今年IPO融资市场的“火热”,并不能掩盖定增市场的“低迷”。尽管截至最新,A股通过增发方式融资企业数达到432家,融资规模超过1.06万亿元,但与去年和2015年的有关数据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数据显示,2016年,A股共计814家次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融资规模达到近1.7万亿元;前一年的2015年,同样有813家次上市公司实施了增发,融资规模亦达近1.23万亿元。
上文提及的策略分析师表示,随着再融资新规的施行,已经对并购重组审核的趋严,去年那般火爆的定增市场难以再现是可以预见的,而监管层之所以这么做,根本目的仍在于希望资本市场能够脱虚向实,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
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1.06万亿的定增融资中,央企和民营企业的规模趋近,分别为3903亿元和3861.31亿元,所占总规模比例则各自是37.16%、36.76%。另外,地方国企也以1992.27亿元的规模,占总定增融资比例18.97%。
横向发展是主流
正如监管层在不同时间、不同场合多次提及的一样,资本市场最主要的功能是输血实体经济,因此在上市公司直接融资上,募投最多的仍是涉及其自身发展的项目建设上。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发现,在今年迄今IPO获得成功的391家上市公司,募集的2005亿元资金中,除去205.73亿元是将被用来补充各式流动资金和经营资金外,还将有1375.72亿元被计划用于投入1133个项目,且截至目前已有252.68亿元被投入到这些项目的建设中,而这些项目原计划的总投资额为2113.36亿元。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IPO融资规模最大的一单归属中国银河(601881.SH),其募资规模达到40.86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银河原拟发行A股数量约为16.94亿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份15.08%,但最终减少至不超过6亿股,发行量相比此前申报稿减少了大约三分之二。
IPO募资规模排名2-4位的也均是券商,分别为财通证券(601108.SH)、浙商证券(601878.SH)和中原证券(601375.SH),三者募资额度分别为40.85亿元、28.17亿元和28亿元,所募资金与中国银河一样,均被用来增加公司资本金和补充营运资金。
除IPO募资被用于横向发展外,在定增项目中,这一募投方向也是其中主流。
根据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仍在发生的174起重大重组事件中(共有203起,其中29起已经失败),重组目的是横向整合的数量达到91起(共120起,失败18起),占比高达近52.3%。而在91起横向整合重组事项中,又有56起属于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以长城影视(002071.SZ)为例,尽管经过多次问询,但其仍不放弃,继续在11月4日公告称将以股份和现金结合的方式,作价10.58亿元收购首映时代87.5%股权。其中股份对价8.38亿,现金对价2.2亿。
此前10月,长城影视已经以1.5亿价格购得首映时代12.5%股权,此次收购成功,则将以12.1亿人民币拿到后者100%的控股权。
“对拟IPO企业来说,选择上市的最大目的就是为了融资,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项目的建设,或者说实现定下的战略目标。”北京一家私募高管说,“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而言,通过定增或者发债的方式获得资金,则更有利于公司夯实主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纵向整合火热
与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融资是为了横向发展相比,将所融资金用于企业的纵向整合同样值得关注。
数据显示,今年迄今两市共有2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涉及纵向整合的重大重组,这其中的重组目的既有直接的垂直整合,也包括因战略合作、整体上市、吸收合并上市和借壳上市等其它形式,在具体数值上,则分别有8家、7家、1家、1家和4家。
具体至行业中,据行业分类,则上述26起纵向整合案例中,机械行业最多有4家,其次则是化工行业的3家。
在垂直整合方式中,老白干酒(600559.SH)收购丰联酒业100%股权的案例也许颇为典型。
11月8日,已经停牌11个月之久的老白干酒披露了收购丰联酒业的最新进展。公告显示,老白干酒计划以现金和发行股份的方式,作价13.99亿元收购丰联酒业全部股权,其中现金支付6.19亿元,股份方式支付7.8亿元。同时,还拟将非公开发行股份募资4亿元配套资金,用于向交易对方支付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
对于这笔并购,老白干酒表示,交易完成后将整合并购双方各自在生产和市场上的优势,实现生产技术和销售渠道共享,有效丰富产品种类、降低销售费用,增强上市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和持续竞争力。
一位酒业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白酒行业已经形成了以贵州茅台(600519.SH)为“一大”,五粮液(000858.SZ)、洋河股份(002304.SZ)和泸州老窖(000568.SZ)等为“第二梯队”的格局,对其它酒企而言,以并购的方式来提升市占率及业绩,显然是更快捷的发展方式。
上文提及的券商策略分析师表示,此前监管层已多次强调,借壳上市的审核等同于IPO,同时由于再融资新规的要求,以及IPO审核提速,都给借壳上市带来了“杀伤”,但奇虎360的借壳上市,不仅将催热中概股回归的预期,或许也将再度令“壳市场”暗潮汹涌。
跨界并购似回暖
相比于将募投资金用于上市公司的横向发展和纵向整合,曾在2015年和2016年上半年颇为热闹的跨界并购,在监管的全面升级下,去年下半年开始步入冰点。不过从最新的数据来看,今年似又有些许回暖的迹象。
11月8日,龙韵股份(603729.SH)发布修订后的重组草案显示,公司拟通过产权交易中心竞买方式购买长影置业39%股权、长影娱乐47%股权及按持股比例承接标的公司的债务;还另以现金支付的方式,购买德汇联拓持有的长影置业21%股权,并按持股比例承接长影置业债务。
龙韵股份从广告行业转向大文娱方向,与公司目前业绩所处的不断下滑有关。其三季报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53.62%至1476.45万元,去年和前年也同样出现下滑。
实际上在发布上述重组之前,龙韵股份就曾透露,将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平台,积极探索外延发展机会,寻找优质、适合的投资标的,以增厚公司业绩。
龙韵股份亦成为上市公司跨界并购的典型样本之一。根据数据不完全统计,在今年所有174家实施重大资产重组的上市公司中,有44起重组目的是资产调整、业务转型和多元化战略,占比达25.3%,涉及资金则超过1500亿元。
具体至分布的行业,则化工行业和纺织品、服装与奢侈品(行业分类)最多,分别达5家,其次则是机械行业和金属、非金属与采矿行业的4家。
自去年上半年,市场传言包括影视、游戏、VR以及互联网金融等四个行业的跨界并购被叫停后,曾在2015年蓬勃发展的这一重组方式,就似乎处于“偃旗息鼓”的状态。数据显示,在去年整个下半年中,A股上市公司推动跨界并购的案例仅20余例,且最终多例被监管层否决。
而在今年年初,上交所在就2016年并购重组及监管情况答记者问时,再度提及了2017年将严防的五大并购重组风险中,其中一条就是跨界风险,以及由此可能引发的整合风险和商誉减值风险。
“严格监管跨界并购并不意味着一刀切,实际上随着并购市场回落趋于理性,一些符合企业自身发展和监管要求,基于产业逻辑的跨界并购行为,也会得到监管支持。”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说,“在理性和谨慎的基础上,跨界并购出现回暖也是可预见的。”
(原标题:912家次上市公司募集1.4万亿融资去哪儿了?)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