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热点频现
零售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技术取代渠道成为推动零售行业前进的核心驱动力。今年以来,无人零售、智慧物流等技术热点正在慢慢改变零售行业的日常形态。
迫近“双十一”,线上与线下双渠道联动的同时,零售巨头已将无人零售这一新物种纳入“双十一”的鏖战中。今年8月份,苏宁在全国的首家无人店在南京开业,真正实现了“刷脸”消费,苏宁表示,无人店是人脸识别技术在零售领域的运用。用户在苏宁无人店内购买商品,无需排队付款,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用户的身份,直接从苏宁易付宝实现付款交易,今年“双十一”前后还计划开设20家无人店。
阿里涉足无人零售领域的产品“淘咖啡”已经于7月的淘宝“造物节”上亮相。消费者首次进店需要打开“手机淘宝”,扫码获得电子入场码,同时签署协议条款,通过闸机后开始购物。离店前,消费者会经过一道“结算门”进行结算。淘咖啡从进店购物到出店结算支付都是借助新技术完成,实现“自动识别、即走即付”。
针对无人零售这一新事物,商务部此前表示,无人值守商店是商贸流通领域从需求侧角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有益尝试,能更好满足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但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无人值守商店尚处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在监管机制、技术成熟度等方面还面临挑战。
随着零售业的不断发展,作为其标配的物流行业也在迅速成长,今年开始机器人、无人机、自动化分拣等物流“黑科技”大面积进入物流行业。菜鸟方面介绍,2017“双十一”物流将呈现多个新特点,其中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机器人仓库从过去的单点开花走向大规模应用。阿里巴巴9月份宣布将增持旗下菜鸟网络股份,未来五年继续投入1000亿元,除了继续用于数据技术等领域研发,还将用于与物流伙伴共同推进智能仓库、智能配送、全球超级物流枢纽等核心领域建设。
苏宁云商智慧物流则将商品的GPS轨迹图在苏宁易购APP的物流跟踪栏目里显示,形成可视化物流服务。苏宁云商表示,苏宁物流S实验室汇集了智能算法、机器人矩阵、自动驾驶配送这些黑科技,意在集中力量打造苏宁智慧物流生态。京东物流为迎战“双十一”打出了“无人科技”、“多样服务”、“数据驱动”、“协同开放”四大王牌,表示将从供应链端为行业、品牌商和消费者带来一个“无界”的11·11,全面提升用户体验及商家体验。
在今年大热的“无人零售”潮流中,京东同样没有落下。为迎战“双十一”,京东除宣布与腾讯共同面向线下品牌商推出了中国首个线上线下融合的无界零售解决方案外,还一揽子推出了无人超市、无人便利店、全流程无人仓、无人配送货车、智慧供应链商家开放平台等大量黑科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