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平安被誉为是中国的”隐形地王“,甚至有人认为,中国超过一半以上的大型地产企业曾经是——抑或是正在称为中国平安的”‘马’前卒“。 ”
1994,刚成为中国平安集团董事长的马明哲到台湾考察,拜访了素有台湾第一“包租公”之称台湾国泰人寿。回大陆之后,马明哲举着描述国泰人寿发家史的《兆亿传奇》,向员工们描绘着中国平安的未来。
1995年的时候,马明哲站在了新落成的平安大厦,第一次有了“脚踏实地”的感觉,也许当时的他就试想过中国平安作为大陆版“国泰人寿”的景象。可能做到什么地步,也许马明哲自己都没有想到。
现在平安“地产帝国”已经进入了第三个阶段——从开始以建造地区总部为引,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商业地产投资并“半用半租”,到以信托资产的方式参与拿地或地产类股权并购的“混业经营”——如今,平安不动产的直接管理股东,已经从平安信托体系,转为平安人寿与平安财险的保险体系,保险资金直投房地产的模式方兴未艾,中国平安地王的空间有多大,仍然难以估量。
也许马明哲先生自己也没想到,自己能做到如此地步。
1. “隐形地王”
平安这“地王”一说从何谈起呢?
国内土地储备最多的三家企业:恒大、碧桂园、融创,恒大与碧桂园都是数以亿计,而融创收购万达13个文旅项目之后,土地规模迅速扩大。通过收购,5000多万可售土地中,属于融创中国的权益土地超过4500万平方米。
平安不动产进入市场视线的一直是拿地+合作模式,通过这一模式,平安已经成为碧桂园第二大股东、旭辉第二大股东,同时,与超过20家房企通过股权合作等模式存在合作,其中不乏万科、招商、金地、保利、华润、绿城、九龙仓、碧桂园、协信、旭辉等知名房企,合作拿地上百宗。
当然,这已经是中国平安以平安信托为主导的房地产投资模式行进中的第二阶段。
其实,马明哲一直都有一个地产梦。
2007年的时候,中国平安首次启动大型不动产项目并购,宣布出资20亿和35亿元收购深圳中信城市广场与北京美邦国际中心,此后,又斥资16.6亿元,拿下深圳福田区一处中心地块,后来这块地被建成了深圳第一高楼——600米高的平安国际金融中心。
民营企业搞总部大楼,一稿就搞了600米,引得处在科创转型阶段的深圳仰止——平安国际金融中心60层以下用于平安集团本部办公,往上则对外公开租赁。600米的大楼,让上班族想想每天坐电梯的过程就觉得反胃。2015年的时候更有报道,说平安国际金融中心仅15%待租面积得以出租。
当然,有人对此评论称,摩天楼作为市政面子工程,总有些外人看不到的交换条件。中国平安的地标性建筑并不少,上海、北京都有“平安金融大厦”,而几乎大多数省会城市,都能找到类似“平安大厦”的,由中国平安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开放商直接运营的地标建筑,由此形成了中国平安投资一线、二线城市中心CBD办公,商务综合体的风格。
有人如此评价中国平安的“潜在价值”——以上市公司中国平安的方式直投地产的项目,其记账方式遵照“历史成本法”,价格是非常低的。如果硬要计算其浮盈——考虑到中国平安层面的核心不动产均位于一二线城市市中心位置,其浮盈预计已经接近千亿。
当然,中国平安并非是一个地产商,而是一个金融控股平台。平安独立运营地产项目的效果其实并不佳,比如平安此前在浙江桐乡独立开发的小区合悦江南不论是品质还是销售情况都没有达到平安高层的要求。
所以,平安地产帝国在过去几年所采用的模式,均是以信托资产的方式参与拿地或地产类股权并购的“混业经营”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