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31日,深市上市公司全部如期披露2017年半年度报告。2017年上半年,深市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总收入22.8亿元,同比增长26.39%,实现平均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3亿元,同比增长25.25%;剔除金融业后,平均营业总收入和平均净利润分别增长26.25%和28.57%,增速创3年来最高水平,折射出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的态势。与此同时,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各具特色,多层次市场呈现蓬勃发展的良好势头。
推进供给侧改革
成效初显
从行业情况看,18个行业中有13个行业业绩同比增长。占深市公司数量近七成的制造业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29.23%和40.2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等传统制造业业绩明显回升;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等子行业受益于消费升级和智能制造,业绩保持两位数增长。公共环保业、信息技术业、商务服务业和运输仓储业等代表新发展动能的行业营业总收入增幅均超过30%。
深市上市公司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去产能”方面,采矿业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金额同比下降11.1%,制造业中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在业绩攀升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额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去库存”方面,截至6月末,深市公司存货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为14.13%,比上年同期下降0.61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公司存货余额占总资产的比例由2016年6月末的58.67%下降至2017年6月末的53.84%。“补短板”方面,上半年,深市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共计998.9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24%。如中兴通讯全方位布局“5G”技术,其2017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6.77亿元。截至目前,深市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459家,中小板和创业板中,80%的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服务实体经济
践行国家战略
深市上市公司积极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报告期内,深市764家(占比37.88%)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长32.09%和26.93%。各细分产业亦呈现诸多亮点,折射出我国经济转型的侧影和正在形成的突破口。深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公司已达到100家,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增长37.57%和210.29%。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公司已突破250家,当中不乏海康威视、京东方、网宿科技等行业领军企业,报告期内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1.75%和31.07%。
2016年重组新规发布后,产业整合型和转型升级型并购重组逐渐成为深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的主流。标的资产溢价率趋于理性,以深市主板为例,2016年上半年、2016年下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披露的重组方案中,标的资产平均溢价率分别为803%、580%和361%。并购重组对促进产业整合、助力企业践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上市公司业绩出现明显提升。据统计,2016年完成重组的公司,其2017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29.66%,净利润同比增长144.73%,显著高于深市平均水平。2017年上半年,深市公司共完成90单重大资产重组,涉及金额3219.71亿元,交易金额比上年同期大幅增长66.17%。
与此同时,深市上市公司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深市有280余家公司通过设立子公司或制造基地、创建研发中心、开展境外并购、承接工程项目等多种形式开展“一带一路”建设,如沙隆达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作价184.71亿元收购农业化工巨头AMADA,促进我国农药产品的结构性调整,恒逸石化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38亿元投建文莱PMB石油化工项目。上述公司2017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8.18%和40.12%。
深市上市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回报股东、回馈社会。在回报股东方面,共有56家公司推出年中现金分红方案,分红金额合计60.79亿元。创业板公司电连技术推出了“每10股现金股利10元”的分红方案。在回馈社会方面,2017年上半年深市公司投入资金及物资折款总金额达到49.91亿元,帮助超过73000人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实效扶贫”贯穿扶贫工作的全过程。
主板中小板创业板
持续差异化发展
上半年,深市主板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总收入51.23亿元,同比增长24.95%;实现平均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34.01%。深市主板市场化蓝筹群体表现亮眼,美的集团半年度销售收入破千亿、净利润破百亿,格力电器净利润同比增长47.6%,平安银行、万科、五粮液等公司业绩持续攀升。主板国有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再融资、市场化债转股、股权激励等方式践行国企改革,2017年上半年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55.81%。
作为培育行业龙头和领军企业的摇篮,中小板聚集了一大批细分行业优秀公司,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2017年上半年,中小板公司实现平均营业总收入19.35亿元,同比增长26.68%;实现平均净利润1.44亿元,同比增长23.2%,21家公司营业总收入超过100亿元,16家公司净利润超过10亿元,越来越多的中小板公司利用资本市场平台做优做强,逐步成长为优质蓝筹企业。中小板净利润前30名的公司主要集中在金融、计算机通信、设备制造、医药等领域,实现平均营业总收入108.09亿元,同比增长24.54%,实现平均净利润14.34亿元,同比增长28.83%。
创业板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总体业绩继续增长。2017年上半年,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3.27%;净利润同比增长6.02%。剔除温氏股份及乐视网的影响,创业板公司平均营业总收入同比增长39.86%,净利润同比增长25.29%。创业板前十大市值股中,除乐视网之外,其余9家均实现盈利,信维通信、碧水源和乐普医疗的净利润分别增长145.74%、97.73%、31.23%。创业板战略新兴产业公司中,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表现突出,营业总收入同比分别增长56.28%、52.80%、48.33%、36.28%,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51.28%、25.99%、111.99%、27.57%。创业板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92%,战略新兴产业公司占比超过60%,整体研发强度接近5%,领跑深市市场。
深市上市公司2017年半年度业绩增幅创3年来最高水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与此同时,深市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持续差异化发展,深市多层次市场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