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影响:只要有空隙就会被迅速填补
红牛商标纠纷的解决仍需时日。外界最关心的是,红牛在国内功能饮料方面的市场是否受到波及。
《2016~2020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人均消费功能饮料不足1升,预计到2019年人均消费功能饮料可以达到1.8升左右,距离全世界人均7升的消费量尚有较大空间。巨大市场潜力的背后,则是诸多功能饮料品牌的争相竞逐。
红牛与达利乐虎、东鹏特饮、启力和“鬼爪”等产品共同竞争。在中国品牌研究院食品饮料行业研究员朱丹蓬看来,眼下功能饮料已经进入“百花齐放、群雄乱战”局面。
“功能饮料的市场竞争激烈程度无疑在加速,只要有空隙就会被迅速填补。”零售连锁及战略管理专家陶文盛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分析称,尽管功能饮料入局者众多,但消费者追求自然健康的理念,也在制约着功能饮料扩张的脚步。
具体到红牛的境况,朱丹蓬认为其在销量方面“老大”的地位很难被撼动。不过,随着新品涌入,加之商标纠纷未解,不排除红牛原有市场份额被进一步蚕食的可能性。对于中国、泰国、奥地利三方的红牛而言,最好的处理方式或许是找到三方的利益均衡点。
今年7月初,中国红牛在宣布启动涉及2亿元“红包雨”的营销活动,这也被认为可能是该纠纷进入司法阶段的催化因素之一。
营销专家李兴敏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如果诉讼僵局继续持续,可能会给红牛带来一些隐忧,具体可能会体现在放缓甚至打乱营销节奏上,比如一些大额度的广告有可能延缓投放。不过,他认为,其他进入市场的玩家更多只是抢占红牛销售渠道终端留下的份额,短期来说,撼动红牛的地位仍然很难。
(原标题:华彬集团建“攻守同盟”福祸相依 红牛包装商奥瑞金陷“两难”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