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点一:作为沙钢股份真正的收购目标,沙钢股份为何不直接收购GS,而是通过涨价23亿元的方式“曲线收购”,加上29亿搭上的德利迅达,沙钢股份一共需要多出52亿元。
疑点二:四股东李强的德利迅达,三年来越亏越多,估值却越来越高。
疑点三:为何李强在并购案中扮演多重角色。
疑点四:并购标的苏州卿峰曾暂时性“消失”,其股东之一的上海蓝新注册地更是空无一人。对此,沙钢方面的说法,与上海蓝新的股东江苏智卿相关负责人说法不一致……
上述疑点是《国际金融报》记者调查下发现的诸多疑点中的一部分,这些疑点,皆来自于沙钢股份258亿的“惊天并购案”。
沙钢258亿并购到底是如何出来的?其中有什么样的利益链条?为何一家资质不好的企业如此高溢价?它是如何被巧妙包装到这桩并购案中?
为此,《国际金融报》记者深入一线,试图透析这些悬疑。
沙钢的巨额收购
时间要回溯到6月15日。
这一天,沙钢股份公告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一个涉及金额达258亿元的重大资产重组方案终于揭开了面纱。
根据公告,沙钢股份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苏州卿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权,以及发行股份购买北京德利迅达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同时拟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在本次交易中,苏州卿峰100%股权作价为229亿元,德利迅达88%股权作价为29.084亿元,两项交易合计258.084亿元。
交易作价合计占上市公司总资产的比例为329.24%,占上市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的比例为942.55%。
那么,让沙钢股份不惜巨资也要收之麾下的两家公司,究竟是何方神圣?
根据沙钢股份公告,德利迅达成立于2009年12月,主营业务包括IDC(互联网数据中心)、CDN(内容分发网络)以及相关的增值服务,是网络数据中心的运营商.
而苏州卿峰成立于2016年1月,是网络数据中心的投资者.
此收购案一出,震惊了市场。
6月15日当晚,《国际金融报》刊出《沙钢公开258亿巨额收购方案,收购目标真面目浮出水面:竟是一年前赴欧“砸钱”的中资财团?》的报道,指出沙钢股份涨价23亿“曲线收购”。
8天后的6月23日,深交所对沙钢的上述并购案发出了问询函。而在问询函中,“李强”是其中提及次数最多的个人名称。
李强是何人?他与沙钢是何种关系?
《国际金融报》记者梳理发现,沙钢股份258亿的并购或正是由李强历时两年多筹划实施,而沙钢股份则全力配合演出。
李强转战A股失利
李强的上市情缘起于2011年2月3日,其作为CEO的创博国际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这是继普联软件之后,第二家登陆纳斯达克主板的山东济南企业。然而,这家名为创博国际的公司低调到即使在济南,很多人也没听说过。
2013年4月17日,创博国际因为没有及时递交2012年年报,收到纳斯达克交易所的退市警告。补交后因为连续30个交易日低于1美元,6月28日再次收到退市警告。随后,创博国际选择以私有化退市。
在纳斯达克折戟后,李强准备向A股发起冲击,承载他这一愿景的便是其2009年和创博国际董事长候万春共同创立的德利迅达。
2014年四川金顶和德利迅达擦出了火花,11月29日四川金顶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产暨关联交易预案》,预案称四川金顶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德利迅达95%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德利迅达100%股权的预估值约为28亿元,对应标的资产德利迅达95%股权的预估值为26.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川金顶停牌重组的四个多月时间里,拟收购的标的资产德利迅达却进行了三次重大的股权变更。尤其在10月21日创博山东(创博国际子公司)增资后,德利迅达绝大部分资产都是现金。
这一点和此次沙钢股份拟收购的资产苏州卿峰极为相似,而苏州卿峰和德利迅达皆为李强名下的公司。
苏州卿峰在沙钢股份并购重组期间也进行了三次重大的股权变更,2016年2月2日增资额高达236亿。
资料显示来看,德利迅达并非一家优质公司。
根据四川金顶公布的财务数据,德利迅达2012年度、2013年度和2014年1月-10月分别亏损541.12万元、655.64万元和351.63万元。
此外,包括宁夏创博云科技有限公司在内,德利迅达的6家子公司此时都处于无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亏损之中。
主业方面,成立5年的德利迅达依然没有自己的机房,现阶段实际仅租用运营商机房零星开展IDC业务等,且本身仍未运作过大型数据中心。
纵然质疑声四起,尚无业绩可言的德利迅达难以支撑起高达28亿元的预估值,但“情根深种”的四川金顶执意要与德利迅达牵手。
直到2015年7月24日,证监会的一份《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项目审查一次反馈意见通知书》将德利迅达的“无照经营”问题赤裸裸地挑露出来。
四川金顶随后在公告中承认,德利迅达在报告期内未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从事IDC运营业务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德利迅达存在被监管机关处罚的风险。
2016年初,这场纠缠了一年多的并购,终以四川金顶终止收购而告终。
精心筹划两年多
或许是早已预感到与四川金顶的结局,预收购期内李强便开始另寻下家,这次他把目光瞄向了家大业大且壳好的沙钢股份.
公开资料显示,李强与沙钢股份结缘于2015年2月25日,沙钢集团将所持有55.12%股权转让给9名自然人,价格为5.29元/股,合计套现46亿元。
此举一时引发众多关注,一向股权集中的沙钢集团竟要进行如此大体量的股权转让,而李强便是这9名接盘人之一。
随后的时间里,9位自然人中的5位曾减持套现,李强则始终不变。
2016年8月因为原第四大股东黄李厚的大规模减持,持股6.34%的李强上升一位,跻身第四大股东。
股权转让仅四个月,沙钢股份便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可惜2016年1月终止了,理由为:重组涉及境内外资产收购,金额较大,程序较为复杂,交易方案设计的难度较大。虽然交易各方就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事项中涉及的重要商业条款进行了多轮谈判及方案修改,但最终就本次交易标的的资产范围、估值、盈利补偿等核心问题未能达成一致意见。
一向只看结果的资本市场对此并不买账,1月21日复牌后,迎接沙钢股份的是10个交易日内的9个跌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