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行业景气度低
“PVC型材的上游主要是PVC原料,2016年大宗原材料成本都是不断攀升的一个过程,原材料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也一直在升高,海螺型材去年业绩不好可能跟PVC原料的生产成本有一定关系。”就海螺型材2016年业绩低迷原因,生意社分析师赵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此分析道。
卓创型材行业分析师宁晓琴进一步分析指出,型材本身与房地产行业有很大的相关性,现在国家也是在调控房地产行业,终端可能并不是太景气,“也就是说,并不是海螺型材一家订单不景气,可能整个行业的订单也不是特别乐观”。
记者并未找到塑料型材行业主要生产企业的销售数据,不过,根据一份主要塑料型材企业统计显示,2016年,国内塑料型材产能在30万吨以上的企业包括:海螺型材、天津金鹏、大连实德、浙江中财。其中,海螺型材产能为74万吨(该数据未将海螺型材在新疆建设年产2万吨塑料型材项目统计在内),排在行业内首位,不过产量只有42万吨;其余三家公司产能分别为50万吨、60万吨、30万吨,产量分别为27万吨、24万吨、20万吨。产能利用率最高的浙江中财也仅仅6成左右。
在行业需求不足的同时,塑料型材还要面临铝合金型材强有力的竞争。海螺型材去年年报数据显示,公司华东地区受铝合金替代冲击明显,收入同比下降15.62%。
记者注意到,2015年6月,海螺型材证券事务代表郭亚良在接受机构调研时曾表示,铝型材和塑料型材是市场上主要的门窗加工材料,目前,总体上铝型材在门窗材料的市场占有率高于塑料型材的市场占有率。
在赵雪看来,塑料型材的使用前景难言乐观。据其介绍,目前国内PVC型材除了几个大品牌之外,就是一些中小企业或者是产能比较落后的企业,PVC型材进入我们国家市场的时间比较短,老百姓还不是大范围的接受,加之前几年该类产品的标准特别不规范,厂家的规模、产能包括质量生产都比较混乱,进而也影响到下游客户对PVC产品的接受度。
“铝合金型材在市场上使用时间比较长,范围也比较广,所以铝合金型材相对于PVC型材就具有一定的优势”,赵雪表示,海螺型材的尴尬在于,一线城市中使用塑料型材,海螺型材虽说也是一个大品牌,但也面临着国内外品牌的竞争,而二三线城市目前更偏向于使用铝合金型材,这对海螺型材的市场开拓也是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