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度刚刚过去,大型房企规模依旧呈继续扩张之态,在万科、恒大、碧桂园一季度销售额纷纷破千亿元之际,多家房企在一季度大举拿地补仓,投资热情升温。
根据中国指数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份进入土地成交额前十的除了万科、恒大、碧桂园、保利等“老面孔”,还有在近几年间多次经历人事动荡、净利润下滑严重的“昔日地产大鳄”复地集团。
数据显示,一季度复地集团土地成交金额130亿元,成交土地宗数2幅,楼面均价12997元/平方米,为武汉汉正街东片的两宗总体量近百万平方米地块。
借蜂巢计划积极拿地
在首次以超百亿元高价在武汉布局后,复地官微随即表态,这是复星地产继上海外滩金融中心?BFC、成都金融岛等之后,再次囊获的又一百亿级开发项目,不仅体现了复星地产以“蜂巢城市”为核心战略,更彰显了复星地产进一步布局华中、深耕江城,助力具有百年历史的汉正街区块实现城市更新升级的决心。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初步梳理,包括此次汉正街东地块,复地集团在武汉已经有五个项目,其中,2014年拿下的汉正街银丰地块预计会在年内入市,并与此次拿下的汉正街东地块实现联动式发展。
对此,优淘城总裁薛建雄直言,“复地一直是个机会主义者,碰到机会就会选择赚个大的,但是他们的运营能力还有待市场考察。”
运营能力体现在公司财报上,根据梳理,复地集团2012年到2015年上半年的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17%、9.54%、6.47%和4.39%;土储方面,2012~ 2015年,复地新增土地面积分别为273.7万平方米、235.7万平方米、162.52万平方米、64.61万平方米,拿地面积断崖式下滑之下,规模萎缩成为必然。
不过,对于在土地市场蛰伏多时的复地集团此次砸重金在武汉拿地,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则更认为是市场环境占主导,他直言,复地集团在武汉拿地,更多是因为热点城市市场向好,加之因为人事动荡为复地集团带来压力,让其一直有着不进则退的压力,这与其激进拿地不无关系。
而基于对新一轮城镇化的理解,复地集团母公司复星集团已于2013年提出了产城一体为核心的新型城市开发解决方案——“蜂巢城市”,即帮助各地建立和引入适合的产业,通过产业变革支撑当地经济发展,并促进就业,进而完善城市的各项功能,此次汉正街东地块就被集团定位为打造“蜂巢城市”的标杆项目。
“资本玩家”的地产之路
事实上,从1994年就涉足房地产业务的复地也曾经在房地产届“呼风唤雨”,作为第二家在港上市的内地房企,复地早年间在综合实力和成长性排行中,位列前十。
然而,近几年,复地的地产规模却一再萎缩,根据克而瑞提供的数据,其在2016年的总销售额为381.2亿元,仅仅接近销售冠军恒大的十分之一,在房企排名中位列第33位。
今年2月下旬,豫园商城拟定增及现金收购上海复星高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复星商业发展有限公司的主要资产——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星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市黄浦区国资委旗下数个房地产公司股权。
作为“复星系”地产版图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一步,豫园商城自去年12月下旬起,就一直从黄金珠宝交易向地产板块加码,而上述重组动作则被业内解读为复星集团谋求地产板块曲线回归A股的一个动作。
2011年5月,复地集团因估值太低而主动从港交所退市,当年实现销售金额125亿元,排名全国房企第32位。其后多年,复地集团的销售额一直徘徊在全国房企第33名和第34名之间。
复地集团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底,其储备规划建筑面积约1213.66万平方米,按权益计总建筑面积约786.6万平方米,这在现今土地储备动辄以亿万方计的龙头房企面前,并不亮眼。
去年年末,一位星浩资本的员工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郭广昌的主要心力还是在大医疗保健领域,并未将地产作为整个复星的核心产业,近年来,复星旗下几个星自系房地产基金以及地产业务核心平台复地都表现并不突出,下一步还是会有大的整合调整。”
而豫园商城的重组动作可以将其优质的非上市业务装入上市公司,通过资本运作来提升在资金上的运作能力,提高其竞争优势。
薛建雄直言,像这样的资产重组机会并不多,也许几年才能碰上一次,但是确实会对公司的估值有重大影响,提升其资金实力。
(原标题:复地集团“蛰伏”后发力规模:一季度拿地金额挤进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