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文杰
9月28日,澳柯玛发布“互联网+全冷链”战略。公司董事长李蔚指出,澳柯玛将依托在制冷产业链的完整布局,实现贯穿产地预冷、冷链运输、冷链终端储存、家用制冷产品的全冷链产品线覆盖。借助基于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技术的“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最终实现从最先一公里、冷链长途运输、最后一公里、终端自提的解决方案。
冷链最先一公里解决方案 破解产地储存难题
数据显示,2014年冷链需求市场规模进一步增加,达到11200万吨左右,较2013年增长了近22%。2014年全国冷库总量达到3320万吨,折合8300万立方米,与去年2411万吨相比增长36.9%。
巨大的市场需求及利润空间的背后,存在着诸多瓶颈和难题待解。一方面是初级农产品在产地收获后由于缺乏预冷而造成的腐损率高达20%—30%;另一方面是农产品产销信息不畅造成的滞销。最先一公里系统解决方案呼之欲出。
澳柯玛作为一家在制冷领域深耕近30年的制冷装备企业,在冷库机组研发、小型冷库系统、大型冷库系统建设等方面优势明显。澳柯玛冷库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安装简单,将工程产品变为工业产品。冷库整体采用高精度的温度控制技术,满足不同果蔬的预冷需要;一次注入整体发泡工艺,保温性能提升10%;应用节能技术,节能效果达到20%以上。
如澳柯玛根据产地预冷保鲜市场需求,推出的小型果蔬预冷冷库格外受欢迎。这款冷库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可拼接,安装简单,移动方便,运行可靠,突破地域限制,提高使用效率,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此外,独创的自循环恒湿保鲜系统和空气调节系统,保鲜效果更好。
此外,对于偏远牧区奶制品保鲜等难题,澳柯玛推出了风能、太阳能冷柜等定制产品,解决了牧区因电力缺乏带来的冷藏难题。
围绕冷库建设,目前,澳柯玛依靠在冷库制冷机组研发等方面的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涵盖拼装式小型普通冷库、功能型中大型拼装冷库、大型冷库等品类齐全的冷库系列。产品涵盖冷藏库、气调库、保鲜库、冷冻库、速冻库、超低温库及其他特需库等。
冷库互联网控制方面,通过接入澳柯玛独创的“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用户通过智能APP客户端(手机、电脑、PAD)即可实现冷库的位置、温度、湿度、气体成分、故障诊断、远程智能监控和控制,并能实时在线管理冷库库存、查询订单信息、进行智能配货等。
解决冷链长途运输损耗 生鲜全程新鲜直达
数据显示,预计到2018年农产品生鲜电商的交易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以上。但由于冷链运输行业配套设施及运输环节的不健全,生鲜产品需要冷链运输的超过50%,但只有10%进入冷链运输。 近四五年时间里,全国每年仅运输途中腐烂变质的水果、蔬菜等食品,就价值700多亿元。
2015年将是《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年,国家要求,到2015年,果蔬、肉类、水产品冷链流通率分别由现在的5%、15%、23%提高至20%、30%、36%以上。
冷鲜市场的挑战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加强,加大了对冷藏车的巨大需求。2014年我国冷藏车和保温车保有量约为7.60万辆,新增量2.06万辆;同比大幅度增长37.5%。专家预测,随着消费者消费品质的日益提高,未来10年内,我国的冷藏车年均增长将达到28%以上。
澳柯玛依托在制冷领域及新能源电动车等方面的技术积累,积极拓宽延伸制冷产业链条,在冷链干支线运输设备(冷藏车)上布局。2014年,澳柯玛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成立澳柯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专用汽车包括冷藏车、保温车、保鲜车及制冷机组、冷链设备及其零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等业务。
澳柯玛冷藏车引进德国技术,注入式发泡,轻量化车身,省油降耗,运营成本低。冷藏核心竞争力方面,搭载“冷藏+气调保鲜系统”,确保生鲜食品持久新鲜;多温区设计,冷冻冷藏空间自由组合,提高载货率,降低成本;独创“双动力独立制冷”系统,停车插电制冷不间断,确保了生鲜冷藏全程无断链,解决了大宗货物长途冷藏运输难题。目前车型涵盖厢式面包车、单体车和挂车,产品齐全满足各种需要。
冷藏车互联网智能控制方面,通过接入澳柯玛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即可对冷藏车GPS实时定位、在途物品温湿度控制、在途紧急情况报警等等,轻松实现对冷链运输存储环境的全面监测,及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智能配货、能耗管理等,实时掌控在途物品数量变化。
冷链零售终端全品类布局 提供一站式终端存储解决方案
2013-2015年中国零售业继续遭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而便利店逆势增长,15家主要代表性企业销售额增速为18.2%,远高出其他业态。同时,新进业者以二、三线城市为中心开始加速布局。综合分析各项数据显示,中国便利店行业仍处于二次扩张时期,商超便利设备也顺势增长。
基于良好的市场前景,澳柯玛推出冷链终端存储服务系统,将提供超市/便利店整体解决方案、生鲜自提终端解决方案、自动售卖终端解决方案。
以超市/便利店整体解决方案为例,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冷饮、冷食配套产品供应商之一。澳柯玛商超便利设备涵盖便利店、中大型连锁超市所需的全部产品,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涵盖玻璃门冷柜、风幕柜、双层冷藏冷冻柜、组合岛柜、冰淇淋展示柜、饮料展示柜、雪糕柜、茶叶柜、雪茄柜、生鲜柜、酸奶乳品低温展示柜、点菜柜等近百款产品。
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的服务,与西门子、伊莱克斯、联合利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蒙牛、伊利、统一企业、农夫山泉、娃哈哈、青岛啤酒、汇源、中石化等跨国公司和大型企业集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澳柯玛商超便利产品系列,均采用高效节能设计,绿色低碳更环保。层流式风幕设计, 最大限度地减小风幕的卷吸作用。分体式制冷系统减少室内废热,降低环境噪音; 此外,基于平板结构的模块化设计, 能够满足各种不同的布局需求。
与传统的商超便利制冷设备生产商不同,澳柯玛超市/便利店终端产品,基于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系统解决方案。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客户端即可实现对物品的入库、销售、存储等进行综合信息管理,实现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智能配货、能耗管理等,实时掌控物品数量变化,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打破冷链配送最后一公里瓶颈 实现生鲜产品短距离速达
随着冷链零担和宅配服务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2013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130亿元,同比增长221%。预计2014-2016年生鲜电商增速分别为100%、100%及75%,2017年生鲜移动购物占比将达到35%以上。 生鲜电商2018年预计交易规模将达到2300亿元,增长势头迅猛。
生鲜电商发展的关键在于产品的冷链配送能力,最后一公里是竞争核心。但由于行业进入门槛较低,目前很多生鲜农产品等冷链最后一公里运输有些仍采用保温箱+冰板的传统保温模式,生鲜品质难以很好的保障。
为解决冷链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澳柯玛依托在制冷技术及环保电动车制造方面的独特优势,跨界联合研发,推出了解决目前生鲜冷链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完美解决方案—澳柯玛电动环保冷藏车。
相比传统冷藏车,澳柯玛电动冷藏车具有更低的购买、运营及保养成本,以电动三轮冷藏车为例,配送里程80km,载货500kg,每公里能耗成本仅0.08元。大大降低了快递企业、物流公司等市区生鲜配送的成本。此外,电动车灵活便捷的特点,非常适合在城市走街串户,尤其是在上下班或周末的人流高峰期。
澳柯玛电动冷藏(冷冻)车采用“直流移动制冷技术”,纯电力驱动,零排放,不会对食品造成二次污染。厢体采用聚氨酯挤塑板保温层,用真空复合粘接而成,精美而平整,干净卫生,保温性能达到国家A级标准; 车厢的冷藏(冷冻)方面,采用直流压缩机机组蓄冷,进口名牌冷藏机组,确保在蓄电池条件下精准控温,稳定的冷藏保鲜效果,很好解决了生鲜速冻食品“最后一公里”仓储运输难题。
与此同时,澳柯玛电动冷藏配送车通过搭载的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用户通过智能APP客户端(手机、电脑、PAD)即可实现轨迹定位查询、在途物品温湿度控制、紧急情况报警、速度、故障诊断的远程智能监控和控制,及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智能配货、能耗管理等,为在途食品实时监控及出入库管理提供了更多便利。
目前该产品已涵盖了电动物流冷藏车(四轮)、电动三轮冷藏车、电动两轮冷藏车、车载移动冷藏箱四大系列十几款产品。伴随着我国冷链物流市场的不断成熟,澳柯玛冷藏配送车凭借轻便经济、低耗、耐用等诸多优势,成为用户的最佳选择。
生鲜自提,解决生鲜电商“0”公里配送难题
对于生鲜快递最终的入户配送来说,由于用户接收时间、交通拥堵、冷藏配送设备等的问题,确保最终完成收货就是一个不小难题。而一旦长时间未能按照规定时间配送及收货,则会大大降低生鲜食品的品质。
针对这一行业难题,澳柯玛依托在制冷技术、自动售货机技术、物联网等方面多年的研发经验,推出的“生鲜自提柜”就更好的解决了生鲜配送这一难题。
以澳柯玛冷藏冷冻转换的生鲜自提柜(BC/BD-255)为例,可根据食材储存需求,进行相应的冷藏模式调节,此外,它集成速递柜控制系统,可与普通快递自提柜实现技术共享、市场共享。消费者在第三方平台网站订购下单后,手机收到一个与“自提柜”配对的独立动态密码,凭码即可在约定的时间取到自己的物品。经营者则可通过配套管理软件方便地管理由此产生的订单及订单的高效分拣及配送,可以合理调配配置在各小区的柜子空间及小区现场的配套订购、取货等服务。
澳柯玛生鲜自提柜用现代信息管理和物联网技术,填平消费者需求和供应者之间的鸿沟,让消费者的需求信息可以实时传给供应商,实现订单式生产及供应;并可实现全程追溯,大大保证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而科学的订单管理、物流配送、财务管理、箱柜管理等一系列配套管理软件,让生鲜经营实现信息自动化,减少了人工操作的成本和错漏。
对于生鲜行业而言,自提模式优势是不言而喻的。消费者当天下单预约,在确定订单量后由商户当天集中采购,精准配送。这样不仅省去仓储货品积压造成的损耗,而且更好的降低了物流成本、入户送达人工配送成本等。
对于消费者而言,尤其对“双职工”而言,白天上班,而下班时间又正赶高峰期,如果再遇到刮风下雨等情况,买菜就成了一大难题。而如今,只用上网动一动手指,这些问题全都可以解决。
作为全冷链解决方案的一个终端环节,生鲜自提设备可接入澳柯玛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通过智能定位、温湿度监控、故障报警等,配以澳柯玛电动冷藏车的短途配送优势的加入,从而彻底解决了生鲜“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
在生鲜自提设备发展方面,未来,澳柯玛将逐渐依托在自动售货、智能控制、传统制冷等领域的综合优势,逐步按照市场需求开发系列化产品,不断完善产品线和市场布局,打造国内生鲜自提柜行业的知名品牌。
依托互联网大数据 为全冷链装配“智慧芯”
澳柯玛的“互联网+全冷链”系统解决方案,更大的亮点在于打通端到端全冷链通路基础上,积极运用当下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云计算等互联网信息技术,推出了“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将原本分散的冷链各环节整合在一条价值链上,实现了互联网与传统制冷产品的完美结合,为全冷链装配了一颗“智慧芯”。
澳柯玛 “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包括两部分:智慧全冷链设备监控系统( ICAM)、智慧全冷链云资源管理系统( ICRM )
依托智慧全冷链设备监控系统(ICAM),用户通过智能APP客户端(手机、电脑、PAD)即可实现设备的实时定位,在途物品温湿度、紧急情况报警、故障诊断等的远程智能监控和控制,破解了冷链产业因各环节脱节造成的冷藏物品损毁行业难题; 依托智慧全冷链云资源管理系统( ICRM ),用户通过手机或电脑客户端即可实现对全冷链各环节物品的入库、销售、存储等进行综合信息管理,实现库存管理、订单管理、智能配货、能耗管理等,实时掌控在途物品数量变化,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澳柯玛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的监测数据集中存放于冷云平台服务器,系统积累的全冷链相关数据,依托大数据分析技术综合加工,可以更快速的发现运输环节问题并得以针对性改进,进一步提升全冷链运输质量。
澳柯玛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着眼于全冷链产业的整合,具有极强的可拓展性。可广泛应用于生鲜冷链、商用冷链、医用冷链等不同行业。可根据不同行业不同设备的特性和使用环境,为其各自建立专属监控平台登录入口,专属监控页面设计,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使用体验。 此外,该系统还支持对接微信开端口,通过手机微信即可轻松操控。
拓展冷链产业布局 完善全冷链战略
在打通生鲜全冷链系统解决方案基础上,澳柯玛在商用冷链、医用冷链、超低温等领域也进行了积极布局。
医用冷链方面。澳柯玛产品已涵盖血液保存箱、药品保存箱、疫苗保存箱、超低温保存箱、组合式冷库、医用保温箱、医用冷链运输车等十三大类近百种规格型号。形成了血液冷链、药品冷链、疫苗冷链、低温冷链系统解决方案。
依托澳柯玛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 将为科研院校、医疗卫生、军事航空、生物制药、制药厂、血站、防疫站等行业或领域提供整体医用冷链解决方案。
在医用冷链落地应用方面,澳柯玛与比尔盖茨作为唯一投资人的Global Good已达成合作,共同研发新型疫苗冷冻储存设备(Arktek),该设备通过澳柯玛ICM智慧全冷链管理系统,将实现对Arktek内部温度、布放位置、运行状态、电池电量、机器故障等进行实时监控分析及管理,有效的保证了盖茨基金会全球疫苗免疫计划的顺利实施。2015年3月,经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正式批准,澳柯玛成为联合国全球采购供应商。
业内人士认为,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企业,“互联网+全冷链” 将澳柯玛家用制冷、商用制冷、医用制冷、超低温设备、冷链物流设备、自动售卖终端等各产业产品整合在一条基于互联技术的完美产业链条之上,充分发挥了澳柯玛固有产品优势,形成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应,为抢占冷链市场先机,提升带动整体产业盈利能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行业企业树立了一个可借鉴的范例。
下一步,澳柯玛将加快“互联网+全冷链”系统解决方案在其他行业的落地执行,通过与用户的共同实践,不断改进升级,一起推动系统解决方案的普及,努力打造“全冷链”第一品牌。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