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光伏明星到泥足深陷,海润光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ST海润”,600401.SH)始终饱受争议。
8月29日,*ST海润公布2015年半年报,其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577万元,同比大增571.82%。不过,尽管净利润同比增长,但多晶硅片、电池片、组件、工程施工等主业营收却不增反降,同比都出现下滑。此外,*ST海润还身背上百亿元的巨债,要想年底扭亏摘帽并非易事。
更让人担忧的是,*ST海润一手导演的“高送转”闹剧至今仍未平息。据统计,已有数百位蒙受损失的投资者在进行维权、索赔,无论闹剧如何收场,*ST海润在资本市场已经被标注上了欺骗投资者的标签。
“另类”扭亏
*ST海润的掌舵者杨怀进被视为“中国光伏产业低调的先行者”,其曾与施正荣一起创办无锡尚德,又在无锡尚德繁荣之际选择低调隐退。不仅如此,晶澳太阳能、中电光伏等企业背后,同样闪烁着杨怀进的身影。
颇具意味的是,杨怀进治下的*ST海润却并不“低调”,“高送转”风波曾一度将其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公开资料显示,*ST海润成立于2004年,最初以晶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研发生产为主业,随后又将业务延伸至光伏电站的投建和开发运营。在2012年,*ST海润在行业的“寒冬期”强势借壳上市。
所谓盛极必衰,上市当年*ST海润就步入困境。在获得各类政府补贴近4亿元的情况下,*ST海润在2012年只取得207.6万元的净利润,同比骤降99.48%。由于2013~2014年连续亏损,*ST海润于今年4月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披星戴帽”加身。
直到今年上半年,泥足深陷的*ST海润才为自己争取到了短暂的喘息机会。
2015年半年报显示,当期*ST海润完成组件销售344.69MW,较上年同期减少36.54%;电池片销售117.62MW,较上年同期减少19.60%;实现营业收入189697.4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2.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82%。
为何在主营收入普遍减少的情况下,*ST海润的净利润水平不降反增?面对这一疑问,海润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称,“根据会计准则,出售自持电站的收益体现在投资收益中,而没有反映在收入和成本里,所以报表上体现出来的就是收入减少,利润增加。”
显然,光伏电站俨然已成为*ST海润的“救命稻草”。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ST海润与联合光伏达成光伏电站购销协议,前者将其位于新疆、河北、云南等地的17个光伏电站项目转让给后者,涉及电站装机容量为930MW。这单被称为“全球最大单笔太阳能电站收购”的生意将为*ST海润带来88亿元的收益。
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看,*ST海润的主营业务中,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的只有“发电收入”。报告期内,该业务的营收为1.78亿元,同比增长12.27%。
反观多晶硅片、电池片、组件、工程施工等其他业务,其营收水平分别为762万元、2.13亿元、11.68亿元、1.3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83.62%、34.05%、40.50%、80.4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半年*ST海润实现净利润3582万元,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却由上年同期的13.62万元降至-1056万元,减幅高达7852.64%。
“这样秀财技的行为极可能严重误导投资者。”某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名专业人士表示,财务报表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若为负值,则表明实际盈利水平很差。该人士称,一般投资者都比较关注公司的净利润水平,忽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比如一家公司,其主业实际亏损1亿元,为了让报表‘好看’,卖掉公司名下的一块地得到3亿元,这样就盈利了2亿元,但其主业实际是亏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