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赔偿等事宜我们没有新的评论,更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多美滋公关经理王慧颖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法国食品巨头达能公司日前表示,将为其在华多美滋婴儿奶粉业务任命新的管理层,并暂停一项对母亲开展的营养计划。
上个月,央视新闻曝光了多美滋公司在天津的一些医院与医生护士进行金钱交易,给刚刚出生的婴儿喂食自己品牌的奶粉,让孩子对奶粉产生依赖,进而达到长期牟利的目的。据央视披露多美滋的一份资料,在北京、辽宁、吉林、河北、天津、内蒙古、黑龙江等七个省市区,仅仅今年4月份这一个月,多美滋公司就给这七个省市区的医务人员打款将近50万元。
顺风顺水的多美滋在今年却诸事不顺,几个月之内先后卷入多起丑闻,加上乳业新政对大包粉分装的要求,以至于多美滋退出中国的传言喧嚣一时。
抢占“第一口奶”
北京某著名妇产医院八楼的会议室中座无虚席,由于主治医生的大力推荐,大部分的准妈妈都会在每周三上午来参加这里的讲座和培训,内容从孕产妇营养、分娩知识到婴幼儿抚触、常见病应对等,由于人数众多,陪同前来的准爸爸或是准姥姥们只能挤在过道中。
“会议室的门口站了七八个人,都穿着护士服,之后我们被要求填写了数量众多的表格”,再之后,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准妈妈刘思雨(化名)手中,多了很多战利品:一小罐多美滋一段奶粉,5片装的好奇NB纸尿裤,某家婴儿游泳馆的免费游泳试用卡以及一堆某月嫂公司的宣传资料。
在北京和很多大城市,实行多年的集中喂养备受争议,实行母婴同室的医院则越来越多,除了央视曝光的方法外,记者调查发现,多美滋等外资品牌也与时俱进,只是推销手法更加隐蔽。
“如果自己奶水充足,就不用买奶粉了,如果不够,赠送的奶粉也能吃几天,再买其他的也来得及”,抱着这样的想法,刘思雨开始给她的孩子喂多美滋奶粉。
大部分医院对国家禁令的执行还是比较规范的,而且医院的药房中,并没有奶粉出售,所有新生儿的“第一口奶”看似都是免费的,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医院大院内主楼外一处不显眼的小屋,是医院的商品部,“孕期我已经准备了很多待产的东西,但是一住院护士还是要求我们从商品部统一购买待产包,价格上千元,孩子出生后,又推荐我们去商品部购买奶粉,说国家有规定,一段奶粉不允许促销,只有在这整箱购买才有优惠”,就这样一小罐赠品变成了整箱的奶粉。
出院后,刘思雨渐渐发现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因为是破腹产,一开始奶水很少,因此在护士的建议下给孩子喂了奶粉,因奶瓶吸允起来更省力,口感也好,孩子开始不愿吸食母乳,刘思雨也因此错失了下奶的最佳时机,之后再喝猪蹄汤或是其他催乳手段,也没能让刘思雨的奶水充足起来。
“之后买了其他牌子的奶粉,可不知为什么,小孩一喝就拉肚子,没办法,只好一直喝多美滋”,对此,刘思雨后悔地对记者表示,要是一开始坚持母乳喂养就好了。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告诉记者,第一口奶事件对多美滋的不良影响是巨大的,因为医院渠道对多美滋销量贡献巨大,在相关部门介入下,多美滋失去医院这一营销渠道,销量势必下滑,在国内市场中的排名也将下滑。此外,第一口奶事件易导致消费者对多美滋的不良印象,对其长期业绩也将产生影响。
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报道指,根据分析师的初步估算,自葛兰素史克(GSK)被控涉嫌从事腐败行为以来,这家公司在华药品销售额已下降了30%。这或许是多美滋的前车之鉴。
尽管多美滋还没有赔偿的计划,但是简爱华表示,由于《母乳代用品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未实施并发挥法律效力,所以不能依据征求意见稿对其进行处罚,但可以依照1995年颁布并实施的《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进行惩罚。
“我们当然也想进医院,这意味着三岁前孩子可能都会喝我们的奶粉,而且还会节省很多中间成本,但是多美滋、美赞臣等品牌盘踞医疗系统多年,我们根本打不进去,也不敢这样做。”东北一家大型乳企的销售总监告诉记者,不过他也坦言,在三、四线城市的医院,正是洋奶粉和某些国产奶粉角力的战场。
从小厂到外企的摇变
艾格东方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告诉记者,按照市场份额和销售收入划分,在中国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排名前五的分别是美赞臣、多美滋、惠氏、雅培和雀巢。
与雅培、雀巢等历史悠久的跨国企业不同,多美滋的发家史颇有意思。
在多美滋的官方网站上这样介绍:达能婴幼儿营养基于近100年婴幼儿营养研究经验,业务遍及世界120多个国家,旗下品牌包括Dumex(多美滋TM )、Nutrilon(诺优能TM)、 Karicare(可瑞康TM)、 Cow&Gate、Blédina等。 多美滋品牌始创于1946 年,今天,多美滋已迅速成长为国际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的领军者之一,连续6年全国销量领先。
“实际上,多美滋原来就是上海崇明岛上的一个小厂,前身为上海新安乳品公司,这在业内不算是什么秘密。”一位知情的业内人士张杨(化名)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1992年新安乳品引入航运公司丹麦宝隆洋行成立合资公司,总投资2700万美元,在上海市金桥出口加工区,创立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宝隆洋行占60%股份,新安占40%股份。1995年5月企业建成投产,开始生产多美滋牌婴幼儿奶粉,但当时使用的仍是上海崇明岛本地的奶源。
由于引入了宝隆洋行,多美滋摇身一变成为丹麦企业,历史也“悠久”起来。1996年,宝隆洋行收购新安所持股份,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2002年,有媒体报道,400吨产自丹麦,来自生产和包装过程中金属与润滑油的泄:漏被污染的“多美滋”奶粉已运往泰国、中国和菲律宾,当时多美滋公司新闻发言人作出澄清“多美滋”奶粉的奶源为上海及其周边地区,“多美滋”只是丹麦的品牌,而非丹麦的产品。
2005年末,宝隆洋行退出,将所有股份转让给了荷兰皇家纽密科公司,多美滋又变成一家荷兰的企业。
2007年,法国达能收购纽密科,多美滋也由此成为达能旗下品牌,再次变身成为法国企业。
直到三聚氰胺事件爆发后,2008年12月英特儿营养乳品有限公司才更名为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同时多美滋发布声明:多美滋的所有产品均采用全球指定供应商的奶源,100% 进口奶源,来源于澳洲和新西兰的牧场。
尽管当时检测结果表示没有问题,但据当时媒体报道,仅登记在册的多美滋结石宝宝人数已经有63名,很多家长还准备发起跨国诉讼。
“其实多美滋只在中国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销售,由于当时雅培和美赞臣都没有特别重视中国市场,最好的产品也没引入中国,在很长时间内,多美滋的销量在中国一直是第一,也因此它的奶源鱼龙混杂,这两年才被美赞臣迎头赶上。”张杨表示。
成乳业新政首个牺牲品?
顺风顺水的多美滋在今年却诸事不顺:8月5日,因为被卷入“肉毒杆菌事件”中,多美滋产品被下、召回。后来虽然证明是一场乌龙事件,但对其销售受到巨大影响;8月7日,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限制竞争行为被发改委处以上一年度销售额3%的罚款,计1.7199亿元;8月16日,第一口奶事件爆发,多美滋再次被卷入舆论的漩涡。
但这还不是多美滋最大的麻烦。
乳业专家、北京大学MBA客座教授冯启告诉记者,目前奶粉企业生产奶粉有三种方式:湿法工艺、干法工艺和大包粉分装,而最好的就是湿法生产工艺。湿法工艺是指采用鲜牛奶,在牛奶液态状态下加入各种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矿物质,再经过均质、杀菌、喷雾干燥最后生产成奶粉。
干法生产不使用鲜奶,而是采购大包粉为原料,这其中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包粉加湿,在还原其液态形态后加入营养元素等物质,再二次喷雾干燥生产成粉,另一种更为简单,就是将乳清粉、各种矿物质、各种微量元素在干物质状态下进行搅拌、分装。
冯启则告诉记者,干法生产多采用二次干法喷雾技术,这种加工工艺会导致奶粉配方不均匀或二次污染,而且奶粉反复加热,其营养价值也会进一步流失。
而包括美赞臣在内的外资奶粉生产商大多是通过进口乳清蛋白粉(即大包粉),或已调好段位的基粉,然后在国内工厂再添加营养素加工生产而成。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9月27日发布了《质检总局关于加强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管理的公告》(2013年第133号),公告对于企业注册、进口期限、标签印刷等方面作出规定,并“严禁进口大包装婴儿配方乳粉到境内分装,进口的婴幼儿配方乳粉必须已罐装在向消费者出售的最小零售包装中”。
其他几家外资企业中,雀巢中国的新闻发言人何彤告诉记者,除了原装进口的奶粉外,雀巢的奶粉来源于其在黑龙江双城的奶源基地,鲜奶在2.5小时内送达工厂生产,保证新鲜品质。
冯启表示,惠氏投资20亿元在苏州建设年产能超4万吨的加工厂,美赞臣和雅培在广州也有加工生产线,而多美滋只是在上海有分装生产线。
由于目前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什么是“国内分装”现在还没有定义,这在业内也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如果按严格标准执行,多美滋受到的影响将是最大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