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洋渔业市场改善
远洋渔业亦是海洋经济发展中海洋生态利用的重要一环。农业部《关于促进远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十二五”及今后一段时期远洋渔业发展将以加快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为主。据悉,2012年我国远洋渔船设备水平、产业链延伸及市场开拓均有了较大改善,远洋渔业总产值达132.3亿元,同比增长4.9%。
具体来看,中水渔业高层曾表示将适当的时候把远洋渔业中最优资产——中国水产总公司注入上市公司。据了解,该公司捕捞作业与运输补给配套完善,并拥有给类捕捞作业、运输补给船只;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极等海域作业;其年捕捞量高达10万吨,规模几乎是中水渔业十倍。
另外,受益政策推动,海洋渔业信息服务供应商也受益增长迅猛。据了解,北斗星通远洋渔业业务主要向中远洋渔船销售业务导航终端,给渔业局或渔业公司提供销售监测管理系统和导航运营服务。东北证券分析师表示,去年远洋渔业收入同比减少15%,但2013年随着环渤海市场的拓展,今年下半年渔业业务将恢复增长,给公司业务收入注入“强心剂”。
海水淡化领域潜力巨大
“海洋蕴藏着近乎无限的水资源可供利用,作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重要领域,海水淡化在我国具有巨大发展潜力。”民生证券分析师王海生认为,国家在海水淡化方面的政策倾斜正在逐渐加大,海水淡化产业试点工作的开展,也加快了产业进程。
中投顾问预计,到2015年,全球海水淡化市场规模将会达到700亿美元-950亿美元,我国海水淡化装备制造的年产值也将达到75亿元-80亿元。
华泰联合证券认为,海水淡化产业中投资机会多来自于市场份额大、技术最好且发展前景广阔的反渗透法,其次才是低温多效法。据了解目前两种工艺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分别为67%和27%,具体到公司,市场普遍看好生产企业南方汇通、碧水园,反渗透法关键设备生产商海亮股份、久立特材等。
另外,目前国家海水淡化设备大部分依赖进口,尤其核心部件的高压泵产品,国家规划指出,国家海水淡化设备国产化达70%以上。国家政策支持及有关补贴的出台,将给南方泵业海水淡化业务带来明显拉动。国海证券分析师后立尧指出,受益于海水淡化设备的“进口替代”公司海水淡化高压泵将成为新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