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开三季报 ,我们发现,化工行业的源头并非完全遵照化工行业的轨迹。
它们往往遵照两种逻辑,以采油、炼油为主企业业绩更多关联于原油以及成品油的价格,8、9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调涨也给石化巨头和成品油经销企业带来了不同影响。而液化气、沥青等企业则更依赖于产品的市场需求。
石化双雄再因炼油分化
石油产品很大程度受制于原油,我们上期已经分析过“油价倒挂”的现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今年前三季度,国家根据国际原油价格走势及时调整成品油价格,其中下调三次,上调四次,整体处于上行通道。和年初相比,汽油每吨累计上涨560元,柴油每吨累计上涨590元。
而8、9月份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调涨,则给石化双雄的三季报带来更多变化。
三季报显示,中石油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869.56亿元,同比下滑15.9%。其中第三季度净利249.3亿元,同比下滑高达33.3%。与上半年净利下滑6%相比,三季度业绩下滑幅度扩大。
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原油实现价格的回落,而在生产成本略有上升的情况下,公司勘探开采业务的盈利能力环比出现了下滑。
而中石化三季度业绩则出现好转。季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419.46亿元,同比下滑达30%。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182.49亿元,同比下降7.5%。虽然前三季度利润下降三成,但较上半年下滑40%,出现了明显好转。
对此,业内人士普遍表示,“两桶油”业绩分化明显主要受炼油板块的影响,这其中关键则是原油价格的回落以及成品油价格的上调。
受前期国际原油价格下降以及三季度国内成品油价格连续上调影响,“石化双雄”的炼油业务均在第三季度大幅减亏,不过第三季度中国石化的炼油板块已经开始盈利,而中国石油的炼油板块则继续亏损。
“国内成品油价格两次调涨,这让炼油比重较大的中石化实现扭亏。”卓创资讯分析师陈晴告诉记者,炼油好转对其整体业务提升明显;且油品消费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这对炼厂多分布于南方的中石化来说利好。
而如此巨大的分化也使得研究机构态度发生转变。10月24日,瑞银发布报告指,对中石油看法更为谨慎,将该股评级由“买入”降至“中性”,在中国三大石油股份中,瑞银首选中石化,称该股估值合理,且今年下半年盈利将有所复苏。
对于泰山石油、龙宇燃油等成品油经销企业来说,对三季度以来成品油价格的变化则更为敏感。
2012年前三季度,泰山石油实现营业收入35.32亿元,同比增长36.8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66万元,同比增长139.71%。
然而泰山石油的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降低0.31%,另一家石油贸易企业龙宇燃油净利润更是下滑32.13%
对此,民族证券分析师杜志强表示,利润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95%,主要由于公司主要经营成品油销售业务,业务转型后投资性房地产减值损失及固定资产减值损失大幅下滑所致。
“成品油销量下滑导致收入下降。”上述分析师表示,“石油贸易业绩的下滑主要原因是受下游需求低迷影响,成品油销售量出现下滑,而且成品油价格又受到控制,涨幅低于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