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用“故事”共情彼此:华夏基金“故事开放麦”第二波聚焦“陪你变老”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今年4月,《当一位北大教授成为24小时照护者》一文全网刷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胡泳照护85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病母亲的故事触动了很多人,整个社会如何应对深度老龄化之重备受关注。

  6月末的一个周末,胡泳教授出现在深圳的一场线下活动。他没有复述自己过去几年全天候照料的那些艰辛,而是分享了他对于生命苦乐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照护重病母亲的经历让他反思,在受苦受难的同时,人是不是能够感受到幸福?是否人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享乐主义者?他提到了哈佛大学教授凯博文的《照护》一书。在妻子琼被诊断出患有早发性阿尔茨海默后,凯博文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照护者”生活。在照顾的过程中,他待人接物的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凯博文的母亲说,你现在更有人性了。

  “照护,作为人类最常见的活动之一,让人感到疲倦,有时容易令人沮丧,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你的所有的日子是由无数的琐碎,无数的肮脏时刻组成的,比如你需要擦拭地上的痰迹,更换弄脏的内衣,一口一口喂她吃饭,一步一步的扶她走路。但恰恰是在这无数的琐碎和肮脏的时刻当中,我们会发现人性最美好的部分……我们在救赎他人,实际上是也在救赎自己。”胡泳这样总结。

嘉宾胡泳在做分享 华夏基金供图

  胡泳参加的这次活动,正是华夏基金联手招商银行、故事FM、喜马拉雅平台,以“养老新职业”为关键词开展的一场线下活动。继3月“我的第二人生”的主题后,这次开放麦以“我的工作是陪你变老”为主题,希望以讲故事的形式唤醒公众关注养老话题,探讨对未来的规划,在故事中共享信息、互通有无,通过他们的故事,也让大家知道“变老”不再是一件令人焦虑的事情。

  建设“照护型社会”

  除了在个体层面思考照护与被照护者的关系以外,胡泳也提到了建设“照护型社会”:我们是否支持致力于那些从事照护工作的人?是否支持人以符合人性的方式老去,乃至离去?这一点与另一位分享嘉宾任晖讲到的“人类生态学”不谋而合。

  作为一位老年学博士,建筑师出身的康养环境研究学者,任晖关注的课题主要与老龄人居住环境相关,包括失智症护理单元,健康养老社区等。她曾在加拿大康养机构深度调查居住者体验,夜以继日观察人们的行为。

  这段在养老公寓观察体验的经历,让她对“韧性”、“立场和态度”、“多元化、公平性、包容性(DEI)”等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一直在讨论DEI,虽然它主要是应用于公司和组织的层面,但其涵盖的内容都跟我们前面提到的从生态的角度和立场出发的观点是一致的。我们认识到他们的需求,而不是将“他们”跟“我们”分隔开来。

  在做研究的过程中,我看过很多的生老病死,同时也看见人们在衰老病痛面前的所体现的韧性。只有当我们把他们当成生态体系的一部分,平等对待的时候,我们对他们的干预,才能真正的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她说。

  第三位嘉宾是中国反传销协会会长李旭。他曾深陷传销,2006年开始投身反传销公益事业,2009年成立专业反传防骗团队,劝说、解救传销受害者。在这一过程中,他发现很大一个群体都是银发一族。为什么老年人容易中招呢?

  李旭解释,首先,中老年人缺乏关爱,对互联网信息难辨真伪,更容易落入不法者的圈套。老年人缺乏关爱,寂寞空虚感增强,喜欢抱团取暖,防范意识差,很容易被传销组织乘虚而入。第二,骗子团伙利用了老年人总想发挥余热、实现自我价值的心理。

嘉宾圆桌论坛分享 华夏基金供图

  第四位分享者白小猴,是多家媒体的作者。她曾在安徽某三线城市的社会福利院工作,住在养老院里,和几百号老人同吃同住。养老院里有人生百态,很多老人都让白小猴想到自己的父亲,一位“使命感爆棚”的老人,工作了近六十年,一直都保持着高度自律的勤奋,努力,“甚至有时候都觉得他拿鸡毛当令箭般地给自己“加戏”,加重要感”。其实这背后指向老年人普遍渴求被认可、被尊重、被需要。幸福的晚年,延年益寿的秘籍,或许不是安逸地享受,而是发光发热,帮助到周围人的同时收获老有所用的成就感。

  第五位分享者是华夏基金养老唤醒官李源达。他很走心地和大家分享了他一家人——农村出身的母亲、父亲、哥哥、自己的成长故事和养老计划。比如,得益于居民养老保险可以一次性补缴15年,他为此前没有正式工作的父母都一次性做了补缴,从而让父母获得了晚年持续性的现金流,缓解了他们的养老焦虑。他还用最通俗易懂的语言普及了养老三支柱的概念,个人养老金作为第三支柱,是完全积累的账户,不会被统筹,是个人在保障现有生活条件不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去努力提高未来退休后的积蓄。

  “养老制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既不要觉得它毫无作用,也不要觉得它是全能的。”他说。

华夏基金养老唤醒官李源达在做分享 华夏基金供图

  养老金投教的先行者

  深圳南山高新区的这场活动,是头部公募华夏基金在持续开展个人养老金投教方面的最新探索。

  个人养老金实施一年多以来,开户数已达6000万。但也面临着缴存意愿低、购买养老产品金额少等挑战,除了激励机制设计等问题外,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缺乏提前养老规划意识,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缺乏了解,也是重大制约因素。

  比如,对于很多90后00后而言,尚未认真考虑养老相关事宜。对这一群体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工作,重点就是让他们知道,在当下的工作、生活之外,还要抬起头思考“眼前不紧急但长期重要”的事。而讨论养老,还可以有许许多多具体的行动。

  早在一年多前个人养老金制度刚落地之时,华夏基金就紧锣密鼓地开展了一系列投资者教育和陪伴工作。2023年,华夏基金牵手三联生活周刊,举办了四场“投给想要的未来”《打开时间的宝藏》读书分享会。时值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一周年之际,华夏基金又推出《个人养老金一周年投资者行为洞察报告》。这份业内的首份重磅报告,通过调研和大量数据分析,全面剖析了个人养老金投资者的行为特征,对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者进行了深度画像,调研了阻碍他们继续投资的因素,希望从真实的调研和客户投资数据出发,真实反映个人养老金投资者的诉求,帮助投资者解决养老投资如何配置、怎么配的难题。推出后被众多研究机构、媒体广泛引用。

  经过20余年的养老金投资管理实践,华夏基金构建了完整的养老金投资管理体系,无论是管理规模还是组合数量都居于行业前列。截至2023年末,华夏基金管理的各类养老金规模超3600亿元。

  作为养老金管理及养老目标基金运作的“先行者”,华夏基金是境内首批养老目标基金管理人之一,全面布局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实现2030至2060年退休人员的全覆盖。同时积极投身第三支柱建设,引领个人养老金业务发展先机,推出“新青年未来计划”,以全面系统的投资者教育,唤醒青年群体的养老理财规划意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通过养老目标基金Y份额,力争帮助投资者通过投资个人养老金基金,补齐基本养老金替代率缺口。目前华夏基金已布局13只养老目标基金。其中,12只产品进入个养产品名录,规模超11亿元,服务客户超14万人,入围产品数量和规模均位居行业第一。华夏基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持续推进养老金融知识普及与深度陪伴,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养老投教生态圈,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专业力量。(cis)

  风险提示:1.“养老”的名称不代表收益保障或其他任何形式的收益承诺,养老目标基金不保本,可能发生亏损。2.本资料不作为任何法律文件,资料中的所有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我公司不就资料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资料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我国基金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股市发展的所有阶段。市场有风险,入市需谨慎。3. 招商银行仅作为参与方,不对资料中的提及任何内容做出任何担保。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