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正和实践

中国自然资源报

  

云南大理洱海缓冲带生态修复

  山西孝河国家湿地公园

  河北唐山南湖生态修复项目

  河北雄安新区唐河入淀口湿地生态保护

  “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10月11日~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第一阶段会议在云南昆明召开。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第一阶段会议包括开幕式、闭幕式、部长级会议、生态文明论坛等活动。北京正和恒基滨水生态环境治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和生态)为COP15生态文明论坛协办单位,参加开幕式并在“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生态保护修复”主题论坛作了主旨发言,向全球推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的企业化样本。

  24年来,正和生态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融入企业发展理念,以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实施了多个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正和生态从实践者的视角,通过案例阐释措施及其应用,以期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实践,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

  道法自然 初心不改

  面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明确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

  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生物多样性公约》向所有国家开放签署。我国成为最先签署的国家之一。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对生态环境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正是保护人类自己。生物多样性问题已成为与人类生活和生存密切相关的社会问题,不仅是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许多有识之士也坚信这是企业发展的巨大空间。

  正和生态作为一家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多年来秉持初心、矢志不渝,让一个个生态保护与修复项目落地生根。

  众所周知,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高度依赖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面临着政策的机遇与挑战,产业生态的形成,以及投入规模大、回报周期长的困惑。正和生态自诞生之日起,确立了追求设计本质的原则,将科学的设计方法、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拟自然的生态工法融入每一个项目。在设计过程中,正和生态坚持科学、数字化、创新和多专业融合,努力保护和修复国土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动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工程建设中,正和生态采用拟自然的生态工法,最大程度地还原自然环境、构建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

  说起24年里的落地项目,正和生态董事长如数家珍:

  2008年开始的河北唐山南湖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项目,让昔日的采煤塌陷区、工矿废弃地,转变为唐山市区中央的“绿肺”和“氧吧”。220多种植物郁郁葱葱,绿化率达到65%,水域面积11.5平方公里,100多种野生鸟类往返栖息……项目于2020年入选自然资源部编发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典型案例》(第二批)名单。

  山西孝义的母亲河——孝河,在2011年时还属于洗煤污染区。正和生态严格遵循“生态优先、水利先行、自然保护、最小干预和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对水体、地貌、生物资源、历史文化等进行了科学保护与恢复。当两棵大树挡住栈道施工时,项目组没有盲目执行迁移大树的原有方案,坚持将栈道建在树中间。项目建成次年,树上的人工鸟巢入住率达到了80%。

  浙江省嘉兴市“九水连心”景观概念方案设计,以生态修复为导向,致力于营造具有新江南水乡特质的景观空间。项目除了打通环节、打开水岸外,将自然化岸线与净化湿地相结合进行水质净化,以具有江南特色的滨水植物群落进行城市滨河生态体系修复,营建出生物友好的蓝绿廊道,提升微气候舒适度,让人们领略到生活的沿途就是最美的风景,打造出“人在景中,移动就是景观感受”的人文景观成功案例……

  在不断迈向“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目标中,正和生态从未停下对行业发展前景的探索。正和生态前瞻性地引入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前沿理念和共生城市等系统性工作方法。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是积极地利用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服务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伞形概念,包涵诸多基于生态系统的方法,如基于生态系统的适应、基于生态系统的灾害风险减缓、自然基础设施、绿色基础设施以及基于自然的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等。

  2008年,正和生态董事长带领设计核心团队专门去国外考察学习,系统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在相关领域的规划建设实践,尤其是瑞典斯德哥尔摩哈巴碧新城,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世界级典范项目,给一行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2010年开始,公司陆续与国际领先的技术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针对国内可持续发展领域的重点项目,组成国际工作营,共同提出既具有国际先进理念、又能适应中国本土环境、切实解决环境与生态问题的落地解决方案;在项目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持续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多项创新技术在云南大理洱海、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广州南沙、福建莆田等一系列项目中落地,通过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保护保育等措施,将湖滨岸线修复为水体净化和生态复苏的自然湖滨岸带,为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样板。

  自此,正和生态的创新发展之路,从理念、举措、实现途径,到技术体系、数据形成科学闭环,通过高学历多专业的人才团队,统筹“景观—建筑—能源—垃圾—水—交通—城市功能—智慧”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良性循环。

  河湖生态修复案例之洱海

  一条生态廊道连通生物多样性,人退湖进、人湖共生

  10月9日,“洱海生态廊道线上科普馆”小程序上线。打开小程序,图文并茂,中英双语,详细介绍了洱海及周边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风情。

  作为云南大理的“母亲湖”,风光绮丽的洱海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业无序发展,加之农业面源污染,洱海一度出现“人进湖退”的现象,水质面临严峻挑战。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洱海地区考察,殷殷嘱托大理干部群众“一定要把洱海保护好,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随即,大理开启洱海“抢救模式”,打响“八大攻坚战”。大理洱海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就是其中一项重大工程。

  正和生态承担的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示范段项目,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下关镇洱滨村段,是整个环洱海湖滨缓冲带项目的起点区域。正和生态深刻剖析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重塑自然空间、完善健康湖泊生态体系、形成可持续的自管理体系、增设低干扰服务系统、保护洱海自然神圣遗产”五大核心生态修复策略,深度挖掘生物多样性对洱海保护的意义,以生态重建、辅助再生、自然恢复、保护保育等措施,使洱海湖滨缓冲带逐步恢复到天然状态,湖滩、湿地等栖息空间“失而复得”,不仅削减了入湖污染负荷,也提升了洱海“颜值”,唤起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与爱护,逐步形成了健康良好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项目建成一年后,湿地水质指标稳定,湖滨带的植物群落更为丰富,在此栖息的鸟类物种种类及规模扩大,作为水陆交错带的栖息地,补偿了“人进湖退”造成的自然滩地的损失。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在这里由理念向实践迈出了重要一步,湖滨带由“人进湖退”的侵占模式转变为“人退湖进”的人湖共生模式。

  修复后的湖滨缓冲带,是洱海的最后一道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宝藏。

  生态湿地保护案例之白洋淀

  低影响、近自然、可持续的湿地生态系统

  河北雄安新区白洋淀唐河入淀口湿地是唐河与白洋淀交接的区域,在雄安新区建设中,将承担生态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由于人为活动长期干扰,自然的淀口湿地风貌变成了农田、旱地等,湿地生态系统严重退化。

  正和生态针对白洋淀唐河入淀口生态环境退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以入淀口湿地保护与恢复为愿景,通过退耕还湿、恢复自然水系形态、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恢复湿地多样化生物生境、恢复生态系统完整的食物链体系,实现营建健康生态系统和可持续的湿地保护体系的目标。

  正和生态以最小人工干预为原则,充分结合场地现状条件、环境、气候等多种要素,力图以保护与修复为出发点,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扰。通过设置生态缓冲带,合理划分功能区域,拦截周边村镇初期雨水以及生活污水等点源与面源污染。通过生态手段有效治理、预防潜在污染物,保障湿地正常功能的有序运行。此外,联动智慧监测和科普展示,融入环境科普教育和科研监测系统,形成鸟类、两栖、水生、昆虫、植物等多元化的科普教育体验区,致力于将唐河入淀口区域打造成近自然、低影响、可持续发展的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示范区。

  项目的实施优化了白洋淀生态格局,促进了白洋淀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为白洋淀地区乃至华北地区的近自然湿地生境打造了范本。

  近岸海域治理案例之海岛+海湾

  科技赋能生态,创新生态工艺,智慧生态管理

  相比陆域,近岸海域治理需要面临更加复杂的情况。

  近年来,广州市南沙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海洋产业不断集聚。基于广东省提出的“万里碧道”理念,南沙区作为广州市核心发展区域,将灵山岛西侧和北侧江门水道及南侧的上横沥水道作为万里碧道试点。

  正和生态承担的广州南沙灵山岛尖外江生态修复项目,是在已建设的堤防外侧开展外江水生态空间的生态修复及景观提升工程,通过生态工法对外江堤岸生态基底进行改造,为植物群落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植物设计解决退潮时干砌石外露现象,为外江水生态空间营造和谐的自然生态环境,并采用适当措施保障水源清洁、无垃圾漂浮。

  工程结合区域水文、气象等特点,选择稳定、环保的生态工法进行固土,对外江堤岸生态基底进行改造,为植物群落营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为防止土壤流失,并为植物生长提供必需的土壤条件,工程采用土工格室生态工法和枝丫沉床生态工法,并根据场地水流情况合理布置。

  岛上植物设计解决退潮时干砌石外露现象,根据不同的红树植物以及水生植物对水体盐度的适应性以及耐水淹、耐风浪的情况,优选鸢尾、芦苇、狭叶香蒲、短叶茳芏、桐花树、老鼠簕、苦郎树等品种,进行立体搭配。项目根据不同的岸线形态,因地制宜进行植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兼具景观和生态效果。无岛屿的平直岸线采用花境式植物配置模式,在保证视野开阔的前提下,增加近岸不同体验感受。设计在充分保护自然岛屿的基础上,仅在栏杆下补植低矮的湿生及水生植物,用以遮挡近栏杆处的泥滩,与原有的自然岛屿形成协调统一的生态风貌。

  工程于2020年底全线竣工,修复岸线总长度约5.5公里,其中生态工法岸线长度为4.0公里,梳理岸线长1.5公里,共恢复植物种植面积22105平方米。生态修复后的灵山岛尖外江生物多样性快速增加,滩涂和红树林内植被品种达到了17种,其中包括8种红树和半红树植物,水生植物9种,观测到包括招潮蟹在内的底栖生物共6种。沿江分布的绿植,犹如一串翡翠项链,点缀在灵山岛尖的外江区域,构成一幅大气、自然的外江绿岸画卷,与现有的堤内带状公园结合,呈现出多元化的滨水体验空间。

  福建莆田“蓝色海湾”项目是近岸海域治理的又一个成功案例。

  正和生态研发的莆田“蓝色海湾”(北岸)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可精准监测海岸带的水、空气等环境指标,动态监测植物物种、动物物种等生态指标,有助于为莆田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营建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撑;平台通过监测、收集、分析生态环境数据,达到衡量莆田“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工程及滨海生态修复项目效果的目的。该大数据平台主要包括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系统、海洋数据综合管理系统、海洋生态修复效果评估系统等内容。

  这正是该项目的创新点:莆田“蓝色海湾”(北岸)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作为数据综合管理中心平台的大数据应用系统,通过模拟、查询、对比的方式获取多源系统监测数据,经整合、存储、管理等综合处理技术,实现对监测数据的综合管理。海洋环境影响跟踪监测系统提供数据查询展示功能,支持单条件、多条件等组合查询方式,对查询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地图、列表、柱状图、趋势图等)。

  通过“智慧生态”技术,项目成效显著:

  ——数据可视化:全景展示“蓝色海湾”(北岸)的海浪、风力、水温等重要水文水质指标,传播妈祖文化品牌,实时显示大爱湖湿地的生态工法、潮汐曲线、生物样本监测数据等内容。

  ——监测预警:清晰展示项目区内各类监测浮标的精确点位和相关数据,在线设备的运行情况,可视化展示区域内碳汇总量、碳储量、碳汇总价值等数据。

  ——生态修复与评估:以数据图表方式对比修复前后的“蓝色海湾”指数,详细展示“蓝色海湾”指数分级的评估标准。

  ——生物多样性保护:通过群众参与的方式,将工程区域的植物、鸟类、鱼类及底栖生物的照片和视频采集到系统中,可以直观得到不同类型生物的种群分布。

  正在召开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旨在推动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为未来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设定目标、明确路径,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更加坚定了正和生态前进的信念。

  正和生态作为A股上市的生态环境科技运营商,深耕生态环境领域24年。在生态环境保护之路上,正和生态将秉持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不断打磨规划设计、生态环境、智慧科技、产业运营核心业务和技术,修复和改善自然生态系统,提升生态服务功能,提高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为人与其他生物提供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

  正和生态将始终做生物多样性保护先行者、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实践者,与社会各方携手并进、共同努力,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贡献力量。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