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高新盛:做产业链第一金融服务商

深圳特区报

  核心提示:

  自从去年互联网金融呈现爆发式增长后,镁光灯从未离开过这个新兴行业。正在进行的“两会”上,互联网金融热度不减。

  据第一网贷今年1月份数据显示,深圳P2P网贷业务继续领先全国,在平台数量、成交额、参与人数等主要指标上位居全国第一。深圳诞生一批如红岭创投、高新盛、合拍在线等运营成熟的优质网贷平台。

  去年,P2P行业经历了从“遍地开花”到“倒闭如潮”。至今,行业仍处于洗牌期。业内人士翘首以盼的监管政策有望出台,更好地规范行业发展,也让网贷平台能够成为名正言顺的“正规军”。高新盛创始人之一的范俊认为,今年P2P行业市场竞争愈趋激烈,平台要发展壮大需要找准盈利模式,如高新盛定位于“产业链第一金融服务商”,专做实体经济产业链投融资服务。同时,还要做好最核心的风控模式。对于像高新盛此种发展成熟平台来说,这两部分已经相对稳定。而布局移动互联网以及实现投融资产品多元化创新,将成为许多成熟平台今年的战略重点。

  九项风控优势凸显

  “高新盛风控方式比银行风控方式要做得更深入、更细致,只有这样才能保障投资人利益,实现平台可持续发展。”范俊表示。高新盛专注于实体产业链,以产业链中大型核心企业为中心,为供应链上的企业提供金融服务。事实上,这与传统银行供应链金融服务有相似之处:通过产业链中核心大企业以担保贷款、联保贷款等方式起担保作用,掌握上下游企业的资金流、物流等信息数据,后对产业链中融资企业单行单独考察,最终实现风控管理。

  据介绍,高新盛拥有“九大硬性风控”措施。首先,对核心大企业进行资质审查,要求其相关产业配套企业的融资总额授信控制在产业链核心企业的年营业额10%以内,在对配套企业融资授信时,一般控制在产业链核心企业应收账款的30-60%;其次,对融资企业应收款进行抵押,对其法人或实际控制人做无限连带责任担保,并对其下游采购商针对融资企业该笔应收账款出具归还高新盛平台的支付保函;再次,高新盛提供信用担保,其战略合作方——中深商提供本金担保。

  高新盛还建立风险垫付储备保证金制度、严密的财务预警制度和垫付流程。从平台每笔成交待收贷款中收取5%,放入单独开设的专款专用账户作为风险垫付储备保证金,并由第三方平台专户托管,增强了原有保障机制,保证投资人资金安全。除了高新盛财务提前敦促融资人准备还款资金,平台及时用担保储备金垫付到期款项以外,为了保证投资者资金绝对安全,会准备充足的应急准备金。在融资人、担保公司均无法归还投资者投资时,高新盛将代为垫付,然后根据担保及多边协议,依次向担保公司、融资者追收。最后,高新盛还与基金、资产、融资租赁和保险公司合作,增加风险主体和风险控制节点,将风险进行有效分散。

  深耕产业链强化第三方监督

  高新盛对自身风控模式充满信心很大程度源于他们对产业链的深入了解。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范俊介绍,高新盛多位创始人在建筑建材业拥有雄厚的行业资源及从业资历,通过深入与融资企业有多年业务往来的产业链关联企业中,了解企业实际的经营状况和稳定性、企业核心管理团队的道德风险。

  作为资深“行内人”,高新盛团队不仅掌握融资企业表面经营,还在深入交往中“摸清”管理团队的“家底”。这些不易调查的“软性指标”,加上高新盛硬性规定的“九大风控措施”,使起风控措施做到最大限度的“无孔不入”。范俊表示,只有深耕产业链,才能深度分析产业链上融资企业的经营情况,把风控做得更细。

  此外,高新盛创新地提出成立“投资人工会”完善监督风控体系。工会有权随时要求公布平台账目,随时要求考察贷款企业的资金使用情况,从多方面把控平台经营。今年投资人工会的功能将进一步强化,使其全方位地起到第三方监督作用。

  链接:P2P金融产品创新成重点

  2014年刚开年,P2P行业就收到两大利好消息。多家平台获得风投融资,传统银行纷纷涉水P2P,表明投资者对行业前景看好。同时,互联网金融首次被写入“两会”政府报告,意味着有望得到名正言顺的市场定位和决策层重视。

  范俊告诉记者,在各方利好的情况下,P2P平台将面临与同行内部、民间小贷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争夺优质融资业务,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建设移动P2P平台、开发创新产品成为了P2P平台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

  范俊透露,高新盛移动客户端、多介质支付端将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更好地利用互联网金融碎片化、快捷化特性,提升用户体验。目前实现移动化的P2P平台寥寥无几,高新盛需要通过激活移动端投资人群,率先占领移动P2P市场。

  此外,高新盛将与品牌基金公司、资产管理公司、财务管理公司和融资租赁公司进行战略合作,针对不同客户群体开发出有针对性的投融资产品,重点推出基金宝、股权宝等创新性产品,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范俊认为,P2P平台业务在将来不仅限于网贷,而是向综合金融投融资服务商的模式转变。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