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驻华大使及夫人柯黛兰女士,策展人Thomas Eller(右二),艺术史学者、收藏家杨好(右一)
2017年10月30日,“丢勒木刻版画作品展——来自杨好女士收藏”在德国驻华大使馆官邸(北京)开幕。展览由德国驻华大使馆主办,德国驻华大使和夫人柯黛兰女士,艺术史学者、收藏家杨好,本次展览策展人Thomas Eller及艺术家缪晓春等文化艺术界人士出席开幕式。
德国驻华大使及夫人柯黛兰女士
收藏家杨好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言
策展人Thomas Eller在展览开幕式上发言
展览的11幅木刻版画出自杨好女士的私人收藏,均为丢勒在艺术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木刻版画系列。其中包括《启示录》《小受难》《圣母的一生》系列部分作品,也有单幅的《逐出天堂》。丢勒最具代表性的木刻版画系列《启示录》共有15幅,此次展出有4幅,而垂青艺术史的《小受难》系列展出有5幅。
丢勒是德国文艺复兴的大师,是艺术史上最出色的木刻版画和铜版画家之一。版画,帮助15世纪的丟勒取得了巨大的名望,他不断尝试表达的人性情绪和范式深深影响了整个艺术史。达芬奇、提香、鲁本斯……都受过他的启发。
展览现场
德国驻华大使柯慕贤称杨好的丢勒木刻版画收藏是“中德文化友谊的结晶”。大使先生在致辞中说:“在丢勒之前没有一个艺术家像他一样,可以这么仔细的观察、捕捉到自然界。而在他之后也鲜有画家能做到这样。丢勒作为一个木刻版画大师,是前所未有的。”大使先生认为,丢勒所处的文艺复兴时期是第一个全球化浪潮。今天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与当年有很多类比之处。我们可以通过丢勒的作品再次思考人的意义。
杨好作为一位艺术史学者,提及收藏丟勒木刻版画,她说:“13世纪开始,来自中国的印刷术传播到了欧洲,随后发展的木刻版画,成为了欧洲老版画的最古老的技术类别。那张1498年26岁的丟勒的自画像穿透纸张、时空和国界,他的双眼仿佛一直注视着我,神圣又世俗,热情又悲悯。这目光一直伴着我成长,让我坚信艺术和美自身的力量。”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逐出天堂》, 1510 127 x 98 mm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羔羊崇拜·启示录》(局部), 1511 393 x 282 mm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第七封印和鹰的哭喊·启示录》, 1496-1498 直板纸,391 x 280 mm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复仇四天使·启示录》, 约1497/1498 直板纸, 392 x 280 mm
杨好从艺术史的角度成系统地收藏了西方大师画系列,她说:“艺术从来不是私有化的,所有的收藏者都只是艺术品暂时的保管者。收藏艺术品的背后是我们人类漫长而广阔的文明。我坚信收藏,特别是跨文明的收藏,需要被分享,艺术之美只有在分享的时候,才能实现它的普遍意义。我们希望参观者能够通过这次展览捕捉到丟勒的内心,并借此感受到艺术的普遍之美。”
杨好认为人文与艺术的观看与输出是相互作用的,她从原作中观看欧洲大师画,又从艺术史回归到艺术收藏中。同时作为一好阅读出版人,她希望艺术收藏与书籍的互动传播不仅可以帮助知识普及,更重要的是建构有品位的文化生态。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耶稣别圣母·小受难》, 1508-1509 130x100 mm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圣母怜子·小受难》, 1509-1510 130 x 100 mm
阿尔布雷希特·丢勒 《圣母荣光·圣母的一生》, 约1502 直板纸, 297 x 213 mm
本次展览的策展人Thomas Eller成长在丢勒的故乡德国纽伦堡。他说:“追溯中国接受德国木刻版画的历史,中国著名作家鲁迅在1931年将德国画家凯绥·珂勒惠支的版画作品《牺牲》介绍给中国读者……而今晚我们可以在这里,观看入口旁的丢勒第一幅作品,裸露着的亚当和夏娃,是如何从天使长加百列被逐出天堂。您今天在现场看到的这副人体画,它的美学绵延至今日,它艺术沉淀物也沉淀于当代文化中。”
缪晓春《返老还童图》(F) 2007 艺术微喷
Thomas Eller还提到, “现场同时在展示的艺术家缪晓春的作品《返老还童图》,灵感来自于另一位德国宗教改革时期重要的艺术家卢卡斯·克拉纳赫,呈现了一个青春的泉源:左边老人亦或病人踏入喷泉后返老还童 —— 一个人类长久以来的愿望!而因为数字变革,愿望或将有一日成为现实。中国正在如此热烈的拥抱技术发展,数字化将比我们现在预见的更深入地融入我们的身体。这也是我想到的丢勒与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链接:人体形象! 而我们也将就这一主题,在明年呈现一个更大规模的美术馆展览,请大家拭目以待”。
展览“丢勒木刻版画作品展——来自杨好女士收藏”将持续至2017年11月24日。
展览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