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不缺少历史文化沉淀,也不缺少其他艺术品应有的欣赏功能和使用功能,但却是艺术界公认的“价值洼地”。琉璃艺术品究竟该拼什么?琉璃艺术品收藏家、设计师乃至生产制作商一直在寻找答案。近日,《收藏投资导刊》记者联系到一位琉璃艺术品投资商,对方兴奋地表示:在和一些书画藏家以及拍卖行朋友聊天的时候,大家讨论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催生出新一轮优质艺术品的巨大需求,如何在琉璃艺术品市场的洼地里“筑起高楼”!那么琉璃艺术品为何会成为价值洼地?艺术品市场是否也遵循“板块轮动”规律?
曾被誉为五大名器之首
琉璃,亦作“瑠璃”,是用各种颜色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关于琉璃艺术的来历,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国古代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甚至把琉璃看得比玉器还要珍贵。按照传承千年的制作工艺烧制出来的琉璃被称为古法琉璃。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已基本失传,不过即使是明代很残缺的工艺依然受到品级的保护,当时的琉璃已不通透,所以被称为药玉。《明制》载:皇帝颁赐给状元的佩饰就是药玉,四品以上才有。琉璃和玉石材料有着相似的分类结构,比如,A类为古法琉璃,采用“琉璃石”加入“琉璃母”烧制而成;B类为台湾琉璃,由西方玻璃艺术演化而成,起源于古埃及“费昂斯”工艺;C类为水琉璃,是现今常见的仿制琉璃,以不饱和树脂材料制成,其特点是重量轻,敲之没有琉璃的金石之音,且日久易色变、混浊,价格奇低。
但是在琉璃艺术圈内,还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据说,古法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国的范蠡铸剑时发现的,被越王命名为“蠡”。之后范蠡遍访能工巧匠,将“蠡”打造成精美的首饰作为定情之物送给了西施。同年因为战事,西施前往吴国和亲,不得不舍情取义,临别时将“蠡”送还。传说中西施的眼泪滴在这“蠡”上,天地日月为之所动,至今还可以看到泪水在其中流动,被后人称之为“流蠡”(琉璃谐音)。故事虽然凄美,但却为琉璃增添了无限神秘色彩。作为从事琉璃艺术制作或者相关行业的人,你可以因为自己定位的不同打造出适合不同需求的琉璃艺术品类,但你不能不知道这样一个关于琉璃艺术品的传说。
“古时琉璃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尽管沧海桑田、时代变迁,各种纷繁复杂的艺术品充斥着现代市场,但琉璃的艺术价值在不少琉璃艺术大师和藏家心中依然是至高无上的。在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的“人立琉璃艺术博物馆”和“康乾琉璃博物馆”等多处馆藏内,记者看到了色彩斑斓的琉璃制品,有鼻烟壶、琉璃珠、砚匣、琉璃钗、钏(手镯),有年代和产地不详的“古琉璃多宝串”,还有宋代“铜嘴雕花瓶”以及乾隆年间的“皇室用品”等等,其中有很多琉璃物件千金难买,任参观者再怎样喜欢,馆藏者也不会放手!“琉璃不是由单一的一种物质元素组成的,而是多种物质聚合的结晶,在一定高温下,慢慢熔合,经历了复杂的再组合的过程,最终变成琉璃。”在和众多琉璃工艺美术家的攀谈中,我们了解到琉璃制作尤其是限量版琉璃艺术品的制作过程远比想象中复杂。琉璃晶莹、无暇的本质,透彻、温润的色泽,决定了制作工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掌握的,是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智慧凝聚而成的。
谈到琉璃手工艺,不能不提琉璃雕刻。相比较而言,琉璃艺术雕刻跟其他雕刻艺术有很大差别,最见艺术功底的类似浮雕的画面,都是经过金刚钻石轮一点一点打磨出来的。琉璃雕刻作品从造型、材质、颜色、器形大小,到图案设计,都很有讲究,而其中的精华是意蕴丛生的雕刻画面。画面内容很丰富,可以是中国传统的吉祥纹样,也可以是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等,雕刻技艺高超的艺术大师,能在不大的器形上面创作出万千气象。
如今不如古陶瓷、古玉器
“收藏古琉璃完全是一种喜好,喜欢它的色彩斑斓,更喜欢它的美丽传说。”一位来自苏州的藏家不但收藏字画和古瓷器,古琉璃艺术品也是他的珍爱之物。他说,在市场上,琉璃珠子相对比较多,在一些古玩市场上也很常见,形状大多是圆形,中间带孔,受到部分收藏者喜欢。在琉璃艺术品中,相对来说,古琉璃的价格要比普通琉璃制品价格高,但实际上,就算是在精品市场中古琉璃的价格也无法与古董瓷器等大众藏品比。据2010年佳士得的中式琉璃工艺品拍卖记录显示,乾隆皇帝时代的红凤凰琉璃壶卖价超过200万美元,相比之下,一尊明代的青瓷花瓶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价达到2160万美元。就以往的市场来看,中国古琉璃艺术品的市场价格要远远逊色于中国古瓷器、古书画等类别的藏品。
焦新,淄博人立文化创意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从事这个行业几十年,经营的核心项目是将艺术品设计、制作和生产融为一体。之所以提到他,是因为他一直在为弘扬琉璃文化而奔走。他的目的很明确,让琉璃文化和陶瓷文化以及古玉器一样,通过艺术家、收藏家以及艺术品投资者乃至政府的努力,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琉璃艺术品提升至应有的地位。现实中,他也是利用现有资源将琉璃艺术品演绎得淋漓尽致的为数不多的艺术品投资人之一,在琉璃艺术品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嫁接上走在了同行的前列。对于琉璃市场现状,焦新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资源的浪费。这主要表现在,好的艺术品一定会有市场,但是好的艺术品需要好的设计理念和技法,因为很多原因,掌握琉璃艺术品设计的一些名家散落民间,而对于很多从事琉璃艺术品生产、制作和加工的企业来说,一味从事中低端琉璃艺术品的出口加工,无法推动琉璃艺术品的真正发展。二是琉璃行业相比陶瓷不成熟。琉璃虽然和陶瓷一样有着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但时过境迁,陶瓷的发展在有序地进行着,可以说前赴后继,始终有那么一些人在为陶瓷行业的发展不懈地努力着,最终让陶瓷从景德镇走向了全国乃至全世界,而琉璃艺术品缺乏行业龙头企业或者机构的引领。焦新特别提到了景德镇陶瓷大学,认为在陶瓷文化的传播以及人才的培养上,景德镇陶瓷大学确实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三是琉璃艺术品没有上升到学术理论高度,缺乏文化艺术价值。四是政府对传统的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不够,宣传推广更是缺乏。
说孙云毅是康乾琉璃艺术博物馆的馆长没错,但是他更是一位琉璃艺术大师。在接通孙云毅的电话时,他正和一些同道中人赶往景德镇的路上,不为别的,就是去瓷都取取经。用孙云毅的话说,“行业都是相通的”。言谈间,孙云毅带着些许兴奋。面对目前的琉璃市场现状,孙云毅认为应该辩证地看待,因为他曾经经历过琉璃工艺品的蓬勃发展。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刚刚崛起,人们的工资都不是很高,物质也不是很丰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没有收藏这样的概念,但国家对外资的宽松政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资来到中国投资设厂以及寻找代加工项目,所以他的不少琉璃工艺品开始远销美国和意大利等国。但是另外一种情况至今让孙云毅记忆犹新,那个时候虽然物质匮乏,经济条件不好,但是一个融入了设计理念的鼻烟壶,一件也要几百元,这跟当时平均工资只有几十元相比起来,算是价值不菲了,即使这样,琉璃艺术品依然有市场,依然有人买来收藏。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尤其是随着近几年古玩和艺术品市场的热炒,书画、陶瓷迎来了收藏热,甚至进入全民收藏时代,而琉璃艺术品反倒不温不火,所以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琉璃艺术品要想占据市场,必须融入创新理念。但是孙云毅并不认同将琉璃艺术品和琉璃工艺品割裂开来,因为“没有工艺,何来艺术品!”
琉璃不为人知的收藏价值
有业内人士认为,和田玉一直被许多收藏家看好,那是因为它有价值,和田玉市场的火爆带动了开采、雕刻、市场营销、科研、标准制定等整条产业链,渐渐形成了良性循环,原料产量增加、受众群体广泛、作品工艺精美,市场价值不断提升......而现在,越来越多的琉璃制品也逐渐被藏家们收入了囊中,虽然和当下的书画、玉器的市场知名度不能比,但是要知道琉璃也具有它独特的价值。
有业内行家指出,一件琉璃艺术品的收藏价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要看它能否反映琉璃的特质,是不是这件作品最适合用琉璃这种材质来体现。二要看作品工艺的精致度。以古琉璃为例,古法琉璃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古法琉璃的精品制作相当费时,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几二十天,而且主要依靠手工制作,当中对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实践证明,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左右。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不像金银制品,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数十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所以世上没有两款一模一样的琉璃,这也决定了具有特殊工艺和艺术特质的古法琉璃制品因其复杂的制作工艺和特质,具备了不凡的收藏价值。也因此,琉璃的铸造、打磨、注色都需要很高的工艺水平,一不小心出现残缺就会成为废品。而最重要的就是琉璃制品的艺术创意,这不仅是制作琉璃时成本最高的一个部分,也是琉璃收藏和升值最重要的部分。三是,琉璃的收藏价值还取决于颜色和形状。琉璃的颜色大多很艳丽,所以颜色也是鉴定琉璃的重要因素。由于琉璃的颜色是通过特殊的配方来实现的,所以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特有的配方和颜色偏好。颜色越鲜亮、透明度越高,收藏价值越高一些,同时造型以及复杂的工艺,也是决定其收藏价值的重要因素。
做了多年收藏,南京的张老板一直对琉璃艺术品很看好,甚至反对“琉璃艺术品市场热度不高”的观点。在他看来:“由于古法琉璃制作工艺的复杂,投入大产出小,导致这一古老的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险境地,这更加提升了古法琉璃收藏的价值和意义。而当前的艺术市场,只是在经济泡沫的推动下,其表象价值高出了艺术品的实际价值,所以相对来说,琉璃艺术品显得更有后劲!”
价值洼地可能是个“潜力股”
业内不少人认为,相比玉器、贵金属等类别,国内古琉璃还是一个较为小众化的收藏领域。一方面,流通市场上少见专门的古琉璃专场,大家常看到的一些琉璃饰品也不过与古玩杂项混搭在了一起;另外一方面,国内专门从事古琉璃研究的藏家和鉴别师也不多,反而是日本、美国以及中国台湾等地,对中国古琉璃的研究更为深入和系统。所以对于中国的古琉璃市场而言,不是琉璃艺术品市场不温不火而是刚刚起步,这就好比股票市场中的“板块轮动”一样,琉璃艺术品正处在稳中待涨的状态。此外“古法琉璃的艺术和市场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掘,和其他艺术品相比,琉璃的发展前景比较广阔”。有藏家表示,2004年前后,在民间收一颗战国蜻蜓眼琉璃珠只需要几千元,品相好的也不过万元;到今天,蜻蜓眼的价格已经涨到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前两年香港佳士得曾经有过琉璃的专场拍卖,成交价格普遍比预估价格高出三至五倍,这说明琉璃的收藏价值正逐渐得到藏家的认可。此外,国外的琉璃制作和使用由来已久,精品也是层出不穷,因此琉璃收藏热绝非炒作。中国琉璃艺术品的崛起,可以看成是对这一世界性人工制品的历史价值的重新认识。
据了解,琉璃生产因技术和原料的限制,自古至今仅北京和博山两处设有作坊。以鼻烟壶为例,据史料记载,内画鼻烟壶,发祥于京城,为当时皇宫贵族、达官贵人所拥有。清末民初时期“京城四大内画名家”之一的叶仲三,被称为现代“京”、“冀”两派内画的创始人。建国后,北京成立工艺美术研究所,内画工艺有了明确的师承关系。目前国内主要有 "京派"、"冀派"、"鲁派"及"粤派"四大流派。记者有幸光顾了高级工艺美术大师、“鲁派”内画代表作者之一的张广忠的工作室,亲眼见到了艺术家们是如何小心翼翼地将内画勾笔伸进鼻烟壶内,在壶内壁反向运笔,正面显图的,所绘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熟练地流露于笔端,内画不像写书法,如果你没有学过内画,想要现场模仿一下真的很难!也真正感受到了“袖里乾坤真正大,壶中日月尽包罗 ”的诗句赞誉内画壶的魅力所在!
七十多岁的内画家张广忠毕生都在为琉璃的内化艺术而努力。耕耘50载,张广忠不但桃李满天下,还创作出了很多稀世精品。现如今,一些民间藏家常带着市场上买来的琉璃艺术品请他鉴定,就是为了请张广忠看看是不是出自他手。“很多民间藏家购买艺术品渠道多元,往往买来后又因为难辨真假而不放心。”张广忠说,一次,一个藏家带来一个十四年前买来的琉璃艺术品,让看看是不是出自他的手。张广忠一眼就看出,这个一面是山水、一面是动物的内画瓶是自己画的。在画工上来说,这个内画瓶并不难,简单素雅,但这又不是一个简单的内画瓶,因为这是当年他为博山区美术琉璃厂画的作品,当时主要是用以做研究的样品。一时间,张广忠也难以想象,这个瓶子藏家是从哪里淘到的,因为2003博山美术琉璃厂就不在了,就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内画瓶最终流向哪里了。“对方称当时花5000元买来的”,张广忠笑着说,那个时候的5000元已经不少了,从目前的市场来看,这个琉璃瓶也要五六万元。“对比现在的物价以及整个艺术品市场,相比较而言,琉璃艺术品这十几年的升值并不快,但是却很稳定。”在张广忠看来,琉璃艺术品的升值空间还很大。当然也有藏家从中西对比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琉璃未来发展的可能,西方国家将琉璃制品当作日常用具,以实用功能为主,而中国则主要作为礼物、玩物,也就是说,中国消费者更注重其审美价值或欣赏价值,为此更讲究精致细巧。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古琉璃本身具有的文化内涵更为丰富。中国古代琉璃仿玉,很多玉器都有琉璃替代品,因此也承载了相似的文化内涵,所以琉璃的发展前景非常宽广。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特别链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新华网政府部门交易机构证券期货四所两司新闻发布平台友情链接版权声明
关于报社关于本站广告发布免责条款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180749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060-1
Copyright 2001-2018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