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西部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朝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以“五要五不”赋能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西部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朝晖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金融是国之重器,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经济发展的血脉和社会稳定的基础。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所倡导的“五要五不”原则,是指“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五要五不”的内涵紧密联系、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证券行业独有的道德规范和职业行为标准,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度融合,推动了金融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的协同发展,为金融强国建设的全局战略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诚实守信 不逾越底线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证券行业需将诚实守信作为指导经营发展的重要原则,紧密结合行业行为规范,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推进诚信建设,优化资本市场环境:

  积极推动资本市场诚信建设。各参与主体应恪尽职守、归位尽责,在上市保荐业务及新股发行询价定价配售等高风险业务中,坚持“申报即担责”的原则,深入业务源头,深挖业务本质,坚决阻断不诚信行为,切实履行资本市场“看门人”职责,维护市场诚信基础。

  建立健全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应将员工的诚信状况纳入人事管理体系,确保诚信要求有效融入内部治理体系和业务流程;同时,强化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特别是加大对违法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形成有效威慑,进一步压紧压实各层级诚信从业责任,推动诚信治理工作向纵深发展。

  加大诚信宣传教育力度。应推动树立以诚相待、以信为本的理念,营造“无信不立”的浓厚氛围,引导全体从业人员自觉抵制违法违规和失信行为,依法依规、诚实守信;同时,积极推行廉洁自律的工作作风,内诚于心,外信于人,进一步巩固诚信基础,提升市场公信力。

  处理好功能性和营利性的关系:以义取利 不唯利是图

  在资本市场的复杂环境中,金融行业常面临功能性与营利性的双重挑战。金融行业的“义利观”应将提升全社会的经济效益和促进社会进步看作金融行业与生俱来的职责,让营利服务于功能的发挥,以实现各利益相关者整体利益和核心利益的长期最大化。

  “以义取利”的理念为证券行业设定了兼顾收益与风险的执业基准。在业务经营层面,应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使命,增强对重大战略、关键领域及薄弱环节的金融扶持,特别关注区域经济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民营企业创新改革等领域,做好“五篇大文章”;同时,持续增强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构建覆盖全产业链条、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体系,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科技企业提供全面的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便利,促进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资本与产业的良性循环。

  在责任担当层面,应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自觉加强普惠性和包容性,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资源的公平配置与高效利用,推动“金融向善”。要充分发挥金融中介专业优势、资源优势,围绕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持续发力,积极探索普惠金融新路径;同时,强化志愿服务,打造特色公益品牌,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覆盖广泛、参与便捷的志愿服务活动,提升员工志愿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金融+公益”模式,传递金融的温暖,凝聚正能量,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和经营观:稳健审慎 不急功近利

  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稳健审慎”的理念,要求证券公司统筹好金融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做好业务规模、获利与风险承受度的匹配,在追求发展的同时,坚守风险控制的底线;同时,也要在金融安全中包容创新发展,在守住根基、稳住阵脚的基础上积极进取,推动我国金融机构、金融行业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

  在“稳”上,要坚持稳健经营,树立正确的经营观、业绩观和风险观,以高标准为风控工作定调,不断完善多层级风险管理体系,提升风险把控的实质能力;同时,构建与业务相匹配的风控合规框架,在指标量化方面,运用系统模型监测、计量、预警指标变动情况,实现公司风险指标的集中管控,持续推动风险管理能力提升;在业务管理方面,严格新产品、新业务、新系统的审核流程,加强对高风险业务和重点业务领域的管控,强调与公司发展特点、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的适应性,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有效预防和化解风险,从而提高风险防控和应对能力。

  在“进”上,要着眼于当前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引领作用发挥不够充分等问题,发挥专业引领作用,围绕“长钱更多、长钱更长、回报更优”的总体目标,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同时,聚焦上市公司治理改革与资本市场制度改革,通过提供并购重组、价值管理、公司治理等一系列服务助力上市公司提升质量,并引导上市公司通过持续分红、回购等措施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从源头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营造中长期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环境,促进投融资协调发展,让资本市场功能得到更好发挥。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守正创新 不脱实向虚

  守正创新,要聚焦金融强国目标,把握高质量发展的主线,把真正的创新落地生根并应用到资本市场中,推动形成正向循环的创新发展格局。

  加速产品创新与业务创新。应始终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想实体企业之所想,急实体企业之所急,深入理解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和需求,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打造投资期限灵活、融资成本低、市场接受度高的金融产品,在满足不同市场主体多元化金融需求的同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广泛投入相关产业,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助力形成正向循环的创新发展格局。

  加快金融数字化转型。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在金融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推动金融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快速改变业务模式,重塑行业生态。资本市场各主体应不断在金融科技领域寻求创新突破,完善数字化金融服务体系:紧跟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建立大数据平台,挖掘数据价值,丰富应用场景;融合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深化业务场景应用,促进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提升服务效率与合作深度;加强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安全平台体系,确保数字化创新安全;同时,加大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为数字化转型与创新提供肥沃土壤。

  持续提升合规经营内生动力:依法合规 不胡作非为

  依法合规作为提升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为营造健康资本市场环境提供了坚实保障。

  资本市场各主体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深入推进依法经营,坚决抵制欺诈、内幕交易和操纵证券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同时,全面强化合规管理,建立健全合规管理组织体系,确保依法合规治企正确方向,以高效合规管理铸牢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基础。

  完善合规内控体系。将合规管理视为依法经营的基础,持续优化和完善合规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合规管理职责,并及时将合规管理资源向发展势头强劲的业务领域倾斜,实现全流程、全方位的合规管控;同时,完善合规管理“三道防线”,形成闭环管理机制,确保合规管理无死角、无遗漏。此外,加大对合规领域专业人才的培育力度,营造全员参与的合规文化氛围;发挥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以伦理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的“软约束”,打造一支岗位职责明确、指令反应迅速、任务落实有力的合规队伍。

  积极开展防非投教活动。坚决打击资本市场违法活动,维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在上级单位指导下,针对专业化、链条化的证券违法行为特点,结合财务造假违规信息披露事件等常见违法证券行为,持续加强防范非法金融活动的宣传力度,帮助投资者等易受侵害群体识别非法证券活动,并及时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注重提升活动的深度与广度,创新防非形式、构建防非合力,致力于推动防非工作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保护投资者远离非法证券活动侵害。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要五不”实践要求,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重塑金融价值观、提升职业道德水准的重要指导。作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传播者与实践者,证券公司应将助力金融强国建设视为己任,胸怀大局,勇于担当,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把“中国特色”这一关键要素深深植根于行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积极融合并推进金融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扎扎实实地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理念落实于本职工作与具体行动中,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的新局面,为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构筑坚实的文化支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