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兴业证券董事长杨华辉: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 更好发挥资本市场作用

王彦琳 上海证券报

  7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为落实中央政治局会议对资本市场工作的重要部署,8月以来,中国证监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如何有效落实决策部署,更加合理地发挥资本市场作用?上海证券报记者近日专访了兴业证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华辉。

  投资端:着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

  当前,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备受瞩目。证监会此前表示,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方案。下一步投资端改革该如何发力?杨华辉提出六方面建议:

  一是着力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加大权益类资产配置,更好发挥其作为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压舱石”的作用。比如,引导社保、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权益配置比例;鼓励中长期资金管理机构进一步优化资金收益考核机制,持续完善长周期、多维度业绩考核模式;完善税收优惠、会计制度等配套机制,为各类机构投资者入市创造更加有利的制度环境。

  二是继续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建议可以通过进一步优化基金注册机制,鼓励管理能力强、业绩优秀的基金管理人加大权益类基金的布局力度,丰富权益类基金产品供给。

  三是进一步完善个人养老金制度。给予个人养老金业务更多的政策倾斜,引导居民储蓄合理转化为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的源头活水,引导投资者转换投资理念,减少短线投机,平抑资本市场短期波动。

  四是加快发展基金投顾业务。公募基金行业要从投研能力、服务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以及风险防控能力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基金投顾能力;要持续提升“精准画像”能力,深入挖掘客户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方案和全生命周期的陪伴与服务。

  五是持续推动金融产品创新。引导、鼓励资管机构不断丰富产品体系,包括固收和类固收性质的产品、REITs产品等,以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推动权证、期权、期货等衍生产品发展,满足不同主体融资需求和不同投资者风险偏好需求。

  六是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深化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吸引更多境内外投资者参与A股市场,提升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满足境内外中长期机构投资者资产配置需求。

  融资端:优化发行制度 健全退出机制

  杨华辉表示,融资端改革涉及资本市场底层资产,只有上市公司通过改善自身经营,创造更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提高自身吸引力,才能实现更好的股东回报,融资端和投资端的有效发展才有扎实的根基。

  他认为,融资端改革可以从三方面发力:

  一是优化发行制度,使得高速成长的新兴产业能拥有更多元化的融资方式并做大做强。新兴产业处于生命周期发展的初期,传统的间接融资难以提供其发展所需的资金支持,它们更需要资本市场的融资支持以实现价值增长。因此,亟须制定实施资本市场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行动方案,为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建立和完善上市融资、债券发行、并购重组等机制,使得资本市场可以更好助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

  二是对于发展已进入成熟期的行业来说,鼓励其通过分红和回购的方式让投资者共享上市公司成长红利。对于已经进入生命周期中期的成熟行业,要强化分红导向,推动提升这类上市公司分红的稳定性、持续增长性和可预期性。通过引导经营性现金流稳定的上市公司中期分红、加强对低分红公司的信息披露约束等方式,让投资者更早、更多分享上市公司业绩红利。此外,积极鼓励该类公司通过股份回购的形式,进一步提高股票价值水平。

  三是健全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对于已经不具备成长性,也无法通过分红和回购反馈投资者的公司,可以进一步优化和完善退出机制,加速市场的吐故纳新,使得资本市场将资源更加集中于具有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从而促进市场整体的健康发展。

  交易端:规范上市公司减持行为

  7月以来,资本市场交易端改革已经陆续铺开。目前,多部门已发布降低股票基金申报数量要求,降低证券交易经手费、同步降低证券公司佣金费率,证券交易印花税实施减半征收等措施。在促进投融资动态平衡的同时,推进交易端改革对于提升资本市场活跃度具有积极作用。当前交易端还有哪些制度短板有待完善?

  杨华辉建议,一方面,持续完善股份减持制度。大股东、董监高必须严格遵守证券法、公司法以及相关监管规则对大股东、董监高的减持约束。必须坚决打击违规减持行为,运用行政监管措施等多种手段严惩违规主体,维护资本市场秩序,同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优化减持规则,规范大股东、董监高等相关方的减持行为。

  另一方面,继续研究丰富场内金融期货和期权的交易品种,推动股指期货交易恢复常态化,从而更好满足投资者风险管理需要。对于长线资金来说,风险对冲工具不可或缺,要允许更多境内外投资机构在审慎前提下使用衍生品管理风险,使得市场能够沉淀更多长线资金。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