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基建投资需求空间充足 可发力补短板

焦源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日前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投资率偏低可能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其中基建投资修复空间更大,估计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会恢复到8%左右。

  他表示,我国基建并未饱和,在民生领域、区域发展方面,还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在基建“提质”方面,要围绕补短板,围绕国家区域经济战略,比如现代化城市群的培育等,同时根据客观条件,在合适地方做合适的基建。

  基建并未饱和

  中国证券报:近日,基建投资在稳增长中扮演何种角色引起热议,你如何看待当前背景下的基建投资?

  郭磊:经济短期内主要的拖累来自哪一块?我理解投资率偏低可能是当前经济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从近年经验看,凡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显著偏低,尤其是低于GDP增速的时段,经济都有失衡特征,比如2018年、2019年。而在固定资产投资高于GDP增速的时段,比如2016年、2017年、2020年,经济压力均不大。特别是2020年GDP增速为2.3%,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达2.9%,微观体验上是经济压力并不大。2021年GDP增速为8.1%,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9%,属于比较典型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偏低,资本形成不足导致有效需求不足。

  那么,靠什么去带动投资率?如果把固定资产投资领域进一步分为基建、地产、传统制造业、新经济,失衡最明显的就是其中的基建投资部分。2021年基建投资全年增速为0.2%,属于有这一领域统计数据以来最低的一年。所以从2021年的GDP拆分来看,建筑业GDP是下滑最明显的,当年四季度同比增速只有-2.1%。建筑业背后主要就是基建和地产产业链,其中基建的修复空间显然会更大一些,至少应该回到一个均衡增速。

  关于基建,有一种普遍存在的担心是基建已经饱和、基建投资低效率、基建引发高杠杆和地方融资平台风险上升等问题。但首先,基建肯定没饱和,2019年国家统计局就曾指出,中国人均基础设施存量水平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20%至30%,在民生领域、区域发展方面,还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

  其次,基建的收益主要表现为“正外部性”。比如基础设施网络的迅速扩张正在改变中国城市间格局,推动新的城市群形成;部分二三线城市正在成为新的制造业基地,经济在区域格局上逐步形成一个梯队式的承接。

  再次,政策已经明确强调“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在适度超前这一精神下,新老基建结合,基建的空间也会进一步打开。

  同时,经过过去十年的结构调整,影子银行、融资平台等主要结构性问题都已初步建立了系统性的管控框架与长效机制,相关风险也已得到不同程度化解。基建投资本身并不直接对应风险的上升。

  有利因素汇聚

  中国证券报:今年我国基建投资具备哪些有利条件?

  郭磊:首先,2021年财政节奏是“后置”的,上半年新增专项债进度一度不到30%,远低于2019年和2020年同期的60%左右。对于基建来说,一般都是年初开工,四季度就进入了冬季施工淡季,财政后置背景下基建投资增速不易提升。而2022年的财政节奏将会是“前倾”,财政部明确表示2022年专项债券发行要把握好“早、准、快”三个字,这一节奏有利于基建投资。

  其次,2021年是结构调整比较集中的年份。包括专项债的穿透式监管、隐性债务化解、违规融资类信托的压降等都是年度经济工作的重点,风险防范背景下信用环境的收缩对基建投融资存在一定约束,同时,PPI数据的快速上行也不利于成本端控制。而对2022年来说,一轮比较集中的结构调整已经过去,稳增长成为经济主线。保供稳价也有助于工业原材料价格的稳定,这对于基建投资的修复是一个有利环境。

  再次,从项目节奏看,2021年专项债穿透式监管对应项目收益覆盖本息审核严格,项目质量门槛提高,地方在筹备新一年项目时也会更加谨慎完善。而经历了一年的积淀,2022年项目储备充足性应会有所上升。同时,为解决困扰两年的储备项目不足或储备工作不到位问题,财政部提出将指导地方政府建立跨部门协调机制。这将进一步解决专项债落地的痛点问题,加快专项债落地。此外,专项债券实际使用进度将按月统计调度,并对使用进度较慢的地区实施预警,层层压实责任,积极财政的落实效率有望得到保证。

  最后,从最新的企业中长期贷款来看,年初的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应已得到很好的匹配。1月新增企业中长期贷款2.1万亿元,属2021年7月份以来首次同比多增,从以往经验来看,中长期贷款扩张预示着基建,以及“十四五”产业项目为代表的各省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融资需求正逐渐上升。

  中国证券报:今年基建投资预计会有多大规模?增速如何?

  郭磊: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盘之一是传统基建。传统基建一要依靠重点区域,比如雄安、成渝地区。二要靠重大项目,“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是传统基建的主要抓手,这些项目集中在交通、水利、环保、新型城镇化和民生类、安全类基础设施。三要靠重点领域,比如铁路、水利等。

  从重点领域的投资增速可以大致理解2022年基建投资增速,存在一个过低增速的再均衡过程。比如铁路投资,2021年同比下降4.2%。按照国铁集团“十四五”全国铁路投资规模与“十三五”相当的标准,则后续四年平均每年铁路投资额大致需要完成8100亿元左右,对应2022年铁路投资年度增速为8.2%。

  水利投资在2021年的负增长也与整体固定资产投资的低增长环境有一定关系,根据广东等9省“十四五”期间水利投资额目标测算,“十四五”期间年均复合增速在8.7%左右,所以2022年这一领域应该也存在投资增速的修复。

  基建的另一个重要领域是新基建。新基建的整体比重尚低,但投资增速远比传统基建要快。

  综合来看,估计2022年上半年基建投资增速可能会恢复到8%左右,这也是一个相对合理的增速。

  围绕国家区域经济战略

  中国证券报:基建投资在增量的同时,如何进一步提质?

  郭磊:我理解要做到“提质”,一是基建要围绕补短板领域开展。比如城市地下管网是一个城市的“血管”,但近年来也面临着老化的问题,存在一些风险隐患。根据应急管理部统计数字,我国目前老化燃气管道10万公里,占2020年底燃气管道总长度85万公里的12%。城市地下管网改造和建设是下一步城市基建的重点之一。这一领域也被多个部委列入2022年重点工作部署中。

  二是基建要根据客观条件、自然条件,在最合适的地方做最合适的基建。比如光伏和风电,肯定要优选光照条件最好、风力资源最好、土地利用条件最便利、建设机会成本又相对小的地区,那么沙漠、荒漠、戈壁地区显然是最合适的。

  三是基建要围绕国家区域经济战略,比如现代化城市群的培育。2019年8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曾经指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要实现这一点,基础设施需要做到一定的前瞻性,发挥引领作用。

  中国证券报: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今年应从哪些方面发力?

  郭磊:可以从两个维度理解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狭义新基建”,它包括5G网络建设、千兆光纤网络升级、中小城市基础网络完善工程、物联网、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以及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等领域。对于“十四五”和2022年来说,5G资本开支、工业互联网投资、数据中心投资都是大的项目。比如数据中心,政策已部署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加快长三角、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8个国家级数据中心枢纽节点建设。

  二是“广义新基建”。广义新基建是“双碳”这一政策框架形成之后对新基建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其中新能源和电网建设是重点。具体驱动产业链可以包括:能源新基建,新能源发电(光伏、风电、BIPV)、新型储能和抽水蓄能、特高压和智能电网;清洁低碳交通工具配套基础设施,充电桩、加注站、加氢站等;低碳和储能新材料、新技术、新装备等涉及的基础设施等。从政策相关部署来看,2022年的发力重点应该是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中东部地区发展分布式光伏以及海上风电发展等领域。此外,特高压和智能电网建设也大概率会有所加快。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