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光大证券发布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坚持"绿色发展" 肩负央企使命担当

林倩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林倩)4月21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光大证券)获悉,公司近日发布《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度社会责任报告》(下称“报告”),详细展示了光大证券一年来在服务实体、绿色金融、精准扶贫等方面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努力和成效。

  2020年,面对资本市场改革新使命、注册制试点新环境、全面开放新趋势的背景下,光大证券全面实施新发展战略,构建业务协同生态圈,公司营业收入、净利润大幅增长,开创了客户收益和经营效益双赢的局面。与此同时,公司秉承“红色基因”,坚持“绿色发展”,肩负起财富管理和民生服务的央企职责与使命担当。

  党建引领助力实体经济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

  报告显示,光大证券以党建引领改革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大格局中,全面履行好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一年来,光大证券围绕党中央“六稳”“六保”工作要求,实施“服务民生在行动”项目等,统筹推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等工作。  

  2020年,光大证券牵头光大集团投行E-SBU建设,着力打造“三大一新”产业大投行服务体系,积极参与环保、健康、旅游E-SBU战略单元,为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企业客户提供固定收益类产品承销服务,实现融资规模3663.95亿元;承做18个IPO项目,其中8个项目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战略新兴产业,发行规模共63.23亿元。

  光大证券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满足企业的个性化绿色融资需求。2020年,光大证券承销绿色资产支持票据,总发行规模3亿元,入池基础资产项目每年可处理消耗旧家电量为1590万人次;公司充分发挥在国内债券承销市场上的优势,协助光大绿色环保熊猫中票项目顺利获得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注册通知书,批文额度35亿元。首期熊猫中票于2020年6月发行,是光大集团环保板块的首个银行熊猫中票项目。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 切实履行社会责任

  光大证券积极响应国家战略,投身脱贫攻坚战,结对帮扶的5个国家级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公司摸索出“一二三四五”扶贫工作法,打造“证券+”为代表的光大特色综合扶贫创新模式,通过模块化、立体化、组团化、差异化、精准化的服务,推动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光大证券还将建立健全防止返贫长效机制,贯彻中央“四个不摘”政策,按照光大集团党委“脱贫不脱‘对’,致富奔小康”的思路,切实巩固脱贫成果,进一步提升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水平和“造血”能力。

  近5年来,光大证券累计投入7250余万元用于扶贫及各类公益项目;帮助贫困地区企业融资金额近30亿元;连续三年帮助帮扶地区近40万师生购买重大疾病保险,总保额近330亿元;帮扶建档立卡群众 4.9万人,实现脱贫超万人。 

  在抗击疫情和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方面,光大证券强化疫情防控组织保障,全力守稳员工、客户和经营生产三大安全防线;设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专项资金1000万元,先后向湖北疫情地区捐款,共计超过750万元,与湖北地区同胞共克时艰;推进9个防控债券项目,总发行额合计90.64亿元;优先支持湖北地区企业投行业务申报审批等。

  持续强化公司治理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

  2020年,光大证券持续强化公司治理,积极推动“三会一层”架构稳定、高效运转;牢筑风险防线,将严抓风险防控基本要求嵌入公司业务流程、风险管理、内控之中,在优化风险管理组织架构、强化信用风险管控机制、深化风险内控管理、强化子公司垂直管理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光大证券积极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公司治理、发展战略、发展方式、行为规范深度融合。

  光大证券将“绿色低碳”理念浸润到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在客户服务中,通过科技赋能,深化线上服务,提升运维效率和金融服务水平。例如,光大证券手机客户端金阳光APP与全流程柜面业务平台“E柜通”多次版本升级,实现了300多个业务流程新增或优化;推出智能盯盘、投顾小店等产品以及40多项业务办理功能,打造线上名品,更好地提升客户体验。

  未来,光大证券将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变中求机、进中求新”的发展基调,以“建设中国一流投资银行”战略目标为引领,协同聚力,乘势而进,并在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精准扶贫、员工发展及绿色运营等方面不断优化管理,做好企业公民,用金融力量温暖社会,持续创造价值。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