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主动管理谋转型 六家券商资管规模超5000亿元

林倩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4月20日,中国证券报记者从上海国泰君安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悉,公司收到证监会换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正式开拓公募业务。国泰君安资管获得公募牌照是券商资管转型的一个典型缩影,五矿证券、华金证券也已提交公募基金管理资格牌照申请。

  2020年年报显示,有6家券商资管规模超5000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稳步增长,多家头部券商的主动管理规模占比已在六七成左右。兴业证券分析师张博表示,在去通道、去资金池、大集合公募化的背景下,预计未来券商资管业务将保持增长态势。在新资管格局下,加强主动管理能力的券商将在新一轮变革中取得优势,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对券商的产品设计、风险防范等方面也提出了新要求。

  多家券商资管规模超2000亿元

  近两年来,资管新规细则不断完善,打破刚兑、遏制通道业务效果逐渐显现,行业生态格局进一步重塑,转型创新成为资产管理行业改革发展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抓手。

  结合Wind统计数据和各家券商2020年年报,中信证券、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中银证券的受托资产管理规模均超过5000亿元。其中,中信证券受托管理资产总规模近1.37万亿元,居行业首位。其次是华泰证券,该公司2020年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为5915.54亿元;招商证券、国泰君安2020年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分别为5419.22亿元、5258亿元,分别位居第三位和第四位;中金公司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为5129.3亿元,同比增长72.3%。根据年报披露数据,中银证券2020年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为5118亿元,位居第六位。

  此外,中信建投的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也近5000亿元,为4902.82亿元。受托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还有广发证券、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分别为3039.82亿元、2985.48亿元、2444亿元、2336.12亿元。

  主动管理规模稳步增长

  尽管券商资管的总规模有所下降,但主动管理业务的稳步增长及改善已有效抵消了“去通道”的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2020年年报显示,中信证券的主动管理规模为10526.45亿元,占资管总规模的比例为77.04%;同样占比超过70%的还有光大证券,受托管理资产规模为2336.12亿元,其中,主动管理规模为1742.35亿元,占比达74.58%。

  国泰君安2020年的主动管理规模3619亿元,占资管总规模的比例由60.2%提升至68.8%。根据基金业协会的统计,2020年国泰君安资管主动管理资产月均规模排名行业第2位。此外,中信建投的主动管理规模占比也较高,约为69%。

  主动管理规模稳步增长的背后是收入水平提高。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证券公司2020年度经营数据,证券行业实现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299.60亿元,同比增长8.88%。这一数据已经创下近三年新高,仅略小于2017年的310.21亿元。

  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不少上市券商在2020年年报中也坦言市场面临新的竞争格局。广发证券认为,2020年各家券商资管依托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各类产品发行,行业整体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呈现同比增长趋势,但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等市场参与者的增加,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市场格局进一步分化。

  对于2021年的资管业务计划,中金公司表示,将抓住市场机遇,大力推动常规业务发展与战略业务布局,加快打造国际一流资管机构,力争成为资本市场发挥枢纽作用的重要桥梁、居民储蓄向投资转化的重要力量,以及投资端的重要专业机构投资者。

  东方证券表示,旗下子公司东证资管专注提升“专业投研+专业服务”双轮驱动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将加大多元化发展布局。一方面继续完善公司产品线,拓宽公司投研能力圈;另一方面,进一步开拓巩固市场,持续优化客户结构。

  中信证券指出,2021年公司将围绕“立足机构、做大零售”的客户开发战略,提升客户开发能力和综合金融服务水平;推进投研团队专业化建设和精细化管理,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做大做强养老业务,夯实机构业务领先地位,不断补全零售业务短板,持续推进大集合公募化改造和营销工作;持续推进资产管理业务数字化建设,全面建设新一代业务平台。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