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资产证券化助力民企融资大有可为

孙翔峰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小企业多,融资难;市场资金多,投资难是国内资本市场一直需要面对的难题。业内人士认为,这些难题归根结底是企业与资金对接通道不畅。在此背景下,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产品借助新技术的优势,在为中小企业提供安全便捷融资服务的同时,也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解决中小企业信用难题

  “中小企业融资的核心困难不是信用资质不足,而是在传统信贷模式下,基本的融资资格都成问题。”新希望集团党委书记、副总裁张明贵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新希望集团是以农业为主营业务的大型民营企业,旗下上市公司新希望六和年销售收入近700亿元,控股的分、子公司500余家,员工达6万人。由于涉农的特殊属性,公司大量的上下游企业是以养殖为主的中小企业,是典型的“融资困难户”。

  2018年9月,开源-平安-新希望供应链金融1-20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在上交所成功获批,规模70亿元。这成为新希望通过供应链ABS产品帮助上下游企业融资的第一次尝试。

  目前国内供应链ABS多以反向保理(实际是下游核心企业的应付账款)方式实现,评估下游核心企业的信用资质来为上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由于融资过程中引入了核心企业的资质情况,使得上游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流动性资金的支持。由于该类模式下的入池应收账款所对应的债务人较为单一,债务人的信用资质较为关键。

  “中下游的企业在新希望这边都有经营记录,他们从我们这里购买猪苗、猪饲料等,然后又把猪卖给我们,有了这些数据之后,下游企业的经营风险我们都可以掌握。”张明贵表示,在这种背景下,虽然下游的企业交易数据不足以支撑信用评级,但是通过核心企业可以掌握下游企业的信用情况,整体融资风险可控。

  推动多方共赢

  供应链金融ABS产品自2016年7月首次推出以来,发行规模快速增长。从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数据来看,2018年依托核心企业应付款确认的保理类供应链ABS产品备案195只,同比增长230.51%,备案规模1386.95亿元,同比增长148.17%。

  业内人士认为,供应链ABS实现了中小微企业、行业核心企业、保理商、投资人、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多赢,创新产品得以拥有生命力。除中小微企业实现低成本融资外,由于行业核心企业在与其供应商合作更为紧密的同时,也通过协商付款期限等形式进一步优化企业的资金管理和资金安排,使其更有积极性开展此项业务,相关中介机构也从中获益。

  渤海汇金证券资管董事总经理李耀光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通过这样一种融资模式,核心企业在降低了上游企业融资成本的同时,也强化了自身的持续经营能力。比如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在上游企业的话语权,获取价格更低的上游供应。此外,在财务方面,下游核心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账期管理,相关的融资成本则通过供应链ABS产品实现多方的共同分担。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良性发展,实现产业整体资源优化配置。

  值得注意的是,供应链ABS融资方式大多更加快捷方便。以开源-平安-新希望供应链金融1-20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例,目前的供应链ABS产品大多是储架发行机制,一次备案,分批发行,极大地提高了效率,缩短了资金占用周期,提高了融资效率。同时,所有手续资料通过网络传输给保理公司在线审核即可,无需花费额外成本进行往返奔波。

  政策持续助力

  在供应链ABS持续发展的同时,上交所等各方也在努力推动ABS产品在帮助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融资上持续发力。

  不久前,上交所首单基于小微融资租赁资产支持证券的信用保护合约落地。该单信用保护合约由海通证券对海通恒信小微3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优先A-3级资产支持证券创设。海通恒信小微1-5号资产支持专项计划为国内首单储架式小微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产品,储架规模共50亿元,每期发行规模为10亿元,基础资产为恒信租赁享有的小微企业融资租赁债权及其附属权利。

  海通证券向优先A-3级资产支持证券认购机构共出售信用保护合约名义本金3000万元,为其提供信用增进支持,促进了该资产支持证券的顺利发行。

  业内人士表示,该单信用保护工具的推出有利于减少市场投资者对于底层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担忧,降低中间级资产支持证券的销售难度,保障整个项目的成功发行。通过这一举措,撬动整个储架产品的发行,有效对接了资本市场丰富的投资者群体,为海通恒信这类服务于小微企业融资的企业提供广阔的资金来源,产生了以点带面的积极效果,具有较好的示范性和可复制性,探索了信用保护工具在资产证券化领域支持小微企业的新路径。

  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交所将在证监会的统一部署下,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优化金融产品体系,以市场化手段推动信用保护工具等创新产品对民营企业、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服务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交易所债券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