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追寻大数据逻辑 卖方研究回归客户服务

郭梦迪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赵晓光,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新财富白金分析师。带领研究团队2015-2017年连续三次获得新财富本土最佳团队前五名,获得最有影响力研究团队第二名。2010年至2016年连续七年摘得《新财富》电子行业分析师第一名。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硕士,曾任东方证券高级分析师、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海通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安信证券研究所所长。天风研究所以产业研究为根本,汇聚200位同仁,通过前瞻思考与资源整合服务好产业与机构客户。
 
  2018年上半年,天风证券取得券商公募基金佣金分仓收入前五的成绩。尽管全年数据尚待基金年报的披露,天风证券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天风研究所能取得如今的成绩,与管理结构、研究体系、企业文化和人才梯队的建设是分不开的。在他看来,券商研究所实际上是就一个为分析师提供做自己喜欢事情的平台,大家在研究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成长。
  
  坚持数据为核心
  
  赵晓光表示,经过三年多的发展,天风证券研究所探索出了一条特色化的发展之路。
  
  首先,天风研究所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模块化、数据化、制度化的管理结构。这种管理模式以数据为核心,有些类似于互联网的架构,使得研究所成员的绩效奖金均可量化,例如研究所采用大组长式的模块化管理,研究所可以对组长进行科学的评价。同时,研究所中后台有专业的运营团队和产品团队,这些团队每周会收集所有人的工作情况,从数据中发现投资机会,并及时与客户沟通。
  
  其次,建立科学研究、数据研究的体系,能够更准确地跟踪产业趋势并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让研究变为以数据为核心的科学的工作,一直是我个人的理想。”赵晓光坦言,大数据的背后就是逻辑,例如对消费品行业的研究,主要需要通过对终端电商渠道和合作物流渠道进行跟踪,而对于互联网企业,则主要是通过人工智能进行数据挖掘。其他一些主流的行业,也有非常好的数据挖掘渠道。这些数据可以验证研究员的分析逻辑。未来天风研究所会沿着科学研究、数据研究的路径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第三,人才梯队的建设。赵晓光透露,天风研究所自己培养的一批分析师正在成长起来,同时也从外部招聘了一批优秀的分析师。在赵晓光看来,卖方研究是很难通过一个人的研究就下结论的,更核心的能力是研究资源的整合能力。
  
  好奇心赋能研究
  
  赵晓光表示,现在市场上很多比较浅层次的研究报告对投资者没有太大用处,未来研究慢慢地肯定要回归到深层次研究的方向上去。
  
  “好的分析师一定要对行业充满好奇心并热爱这个工作,只有好奇心才会带着目标做研究。”赵晓光认为,有问题才会激发研究动力,如果分析师只是为了写报告而写报告,那最后的研究成果一定不是合格的。
  
  赵晓光认为,分析师需要做到研究渠道多元化。所谓研究渠道多元化,是指分析师在研究时不能只听片面的结论,比如在研究一家公司时,不能只接受来自公司的观点,而要多方位多角度地拓展一些研究渠道。天风研究所与外部平台的合作,也为研究员提供了一些获取信息的渠道。
  
  作为研究电子产业十余年的分析师,赵晓光非常重视产业链的整合。他认为,未来跨行业的研究很重要,作为分析师要学会通过上下游产业进行分析。例如研究汽车行业,就必须要对电力设备、机械电子、通信以及有色等行业有清楚的认识,才能明白上下游的供需结构。“我们会组织五六个行业一起去路演,这样客户可以得到一个全景图,分析师把产业弄明白,就有了研究的专业性甚至权威性,这样也更容易得到客户的认可。”
  
  赵晓光表示,作为分析师一定要避免追涨杀跌。过去很多分析师都太容易被市场左右,在上涨时看多,在下跌时沉默,但实际上真正优秀的分析师应该在上涨时发现风险,在下跌时寻找机会。
  
  回归客户服务
  
  在提及卖方研究转型时,赵晓光认为,与其说是卖方研究转型,倒不如说是卖方研究的回归。
  
  在他看来,过去市场上普遍的状态是,研究员的部分精力被外部评选所分散,导致研究所没有服务好核心客户。卖方研究未来肯定要回归到对客户的服务上。他说:“面对客户时,要有不安感,要思考自己对他们到底有什么价值,能为其提供什么服务。如果分析师判断错了趋势,就无法拿到派点,也无法获取买方的认可。”
  
  “转型的核心还是要把问题搞明白,把产业研究明白。”赵晓光表示,只有正确的判断才能带来转型的机会。过去几年的市场环境使得很多人的心态变得浮躁,现在应该是卖方研究反思自己商业价值到底是什么的时候了。
  
  科创板的渐行渐近,为卖方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赵晓光表示,科创企业在发展中面临很多问题,在战略发展方向、盈利模式、人才建设等方面可能有短板,在科创企业未上市之前,研究所可以利用其自身的资源禀赋,为科创企业做产业资源整合,提供产业赋能。而在二级市场上,面对新的模式和新的技术,分析师也需要研究清楚。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