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透视双重变化 广州车展引燃行业竞争“下半场”

周健上海证券报

  11月19日,2021广州国际车展(下称“广州车展”)拉开帷幕。

  广州车展不仅被视为汽车行业的一场“总结会”,也被认为是中国车市的一个“风向标”。

  此次汽车行业的年终“盛宴”上,最引人注意的并不是全球首发、新车上市等传统活动节目,而是以人工智能、自动驾驶、5G技术等为代表的汽车科技企业,以及充电桩等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链企业首次“登台亮相”。

  正如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所言,新能源汽车的下半场竞争将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展开,真正决定胜负的也是在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标志的下半场竞争。

  透视今年广州车展,一场产业和市场的双重变化正在发生——从“尝鲜”到“普及”,电动化见效成势;从“未知”到“可及”,智能化如潮涌至。

  高端电车同台“对擂”

  今年广州车展并不“冷清”——尽管参展车企数量缩减,但展车总数却达到1020辆,创下近年来的新高。

  其中,国内外参展车企共展出新能源汽车241辆,较去年增加99辆;跨国车企新能源汽车展出的数量由去年的60辆增至88辆。

  售价超30万元的高端新能源汽车,成为本届广州车展上的“流量明星”。

  海外品牌中,凯迪拉克率先出招,在车展前夕启动纯电动SUV LYRIQ的预售,首发车型超过40万元。作为上汽通用引入奥特能电动车平台的首款车型,LYRIQ是凯迪拉克智能纯电转型的开山之作。LYRIQ亮相的一个意义在于创新的电池管理系统,通过无线连接功能使电池包减少了90%的线束。此举在减重的同时增加了能量密度,以更低的故障率带来更高的续航里程。

  “现在还没交付使用,很难评价,但如果能平衡好可靠性和成本,则不失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一位车企研发人员告诉记者。

  自主车企方面,瞄准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推出的新品牌纷纷亮相本届广州车展,登台对擂。

  继WEY、坦克之后,长城汽车旗下另一高端新品牌——沙龙汽车“毫不怯场”,选择与沃尔沃、凯迪拉克、林肯等传统豪华品牌毗邻,其首发车型定位豪华纯电动轿车,计划搭载4颗激光雷达以实现全视角覆盖。沙龙汽车的亮相,不仅意味着长城汽车形成了长城、哈弗、欧拉等六大汽车品牌,也表明其将摆脱“SUV打天下”的单一策略,重回轿车市场。

  脱胎于上汽集团R品牌的飞凡汽车,也是首次公开亮相,将以代号ES33量产版车型命名。与飞凡汽车一道登台的还有同样源自上汽集团、同样定位高端市场的智己汽车,后者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发布的智己L7的预售价超过40万元,3000台天使轮版也已预售完毕。

  此外,东风汽车的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汽车,也是首次登上广州车展的展台,除了已量产交付的岚图FREE外,现场还将展出一款全新纯电MPV车型。

  造车“新势力”方面,“主场迎客”的小鹏汽车不仅发布了与P7同平台并搭载激光雷达的首款中大型SUV,还在车展开幕前一天更新Logo,明确定位为“未来出行探索者”,并计划向更多元的出行领域拓展;威马汽车将展出旗下首款轿车M7,以应对蔚来汽车ET7和智己汽车L7的竞争,M7同样搭载了3颗可自动变焦的激光雷达,能够动态调节帧率和分辨率。

  智能网联竞相“超车”

  10月份,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市场渗透率数据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乘联会数据显示,当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2.1万辆,同比增长141.1%;全年累计销量为213.9万辆,同比增长191.9%。10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零售渗透率为18.8%,全年渗透率更是从去年的5.8%提升至13%。

  “新能源汽车的市场走势没有受到芯片影响,呈现出独立自强的特征。”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走势形成强烈差异化的特征,实现对燃油车市场的替代效应,并拉动车市加速向新能源化转型的步伐。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之高,让不少业内人士的预计略显“保守”。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的整体渗透率将达到50%,而几个月前他预计该数值为35%。

  据相关政策,如果车企新能源汽车积分未达标或油耗积分无法清零,将面临削减燃油车产量的处罚。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认为,双积分政策的调整提高了新能源积分获得门槛,降低了积分总量规模。

  在此背景下,以A00级、A0级为代表的微型电动汽车在今年异军突起。

  据乘联会统计,A00级电动轿车和A0级电动SUV今年累计销售分别为67.1万辆和11.38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314.9%和170.3%,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6.7%。其中,A00级电动轿车不仅构成了该级别的绝对市场,也占到同期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的46.75%。

  因为走量,微型电动汽车对新能源汽车普及和锂电行业发展都有推动作用;因为成本,微型电动汽车则对智能网联的贡献有限。

  “现今10万元以上级别的新车大多搭载了智能化模块,具有了智能网联功能。由此可见,中国汽车智能化的普及率非常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永伟表示,中国汽车智能化始于2019年,2020年进入加速发展期,当年智能网联汽车的渗透率达20%。他预计,依据现有发展速度,2025年的渗透率将达到50%,乐观预计可达80%。

  中金公司认为,新能源渗透率已突破10%关键节点,将进入“S型”增长曲线陡增阶段,预计2025年、2030年、2050年的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分别达30%、60%、90%。

  业内认为,智能化进程将快于电动化,表明智能化与电动化并非互为前提。

  车展前夕,长安福特发布的EVOS就为燃油车戴上智能化“帽子”,营造出电动车的科技感,长城汽车WEY品牌推出的“摩卡”搭载高速领航辅助功能,吉利汽车的星越L则采用高通骁龙8155作为车机芯片。

  激光雷达大举“布阵”

  电动化和智能化的双变革超出很多人的想象,也引发了更多人的想象。

  何小鹏认为,新能源的榜单和渗透率价值只是过渡阶段,很快会过渡到智能汽车榜单和渗透率,“有点类似当年的Symbian时代后期,我估计时间大概是两年后”。

  记者看到,激光雷达已经成为本届广州车展上高端新能源汽车的硬件“标配”。

  车展前夕,激光雷达“独角兽”禾赛科技宣布获得来自小米产投7000万美元的追加融资,整个D轮融资总额已超3.7亿美元,领投方包括小米集团、高瓴创投、美团等。据悉,本轮融资将用于支持面向前装量产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的大规模量产交付等。

  禾赛科技今年下半年发布了名为AT128的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已获得包括理想、集度、高合等多家车企总计超过150万台的订单,计划在明年大规模量产交付。值得关注的是,禾赛科技在今年初曾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计划募资20亿元,不过此后撤回了IPO申请文件。

  除了“触手可及”的硬件,汽车软件类公司也在快速崛起。“软件定义汽车”,已成为行业共识。

  斑马智行自研的AliOS是国内首个自主汽车操作系统,2016年至今,已有超过200万辆车搭载该系统。本届广州车展上,斑马智行在AliOS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研发的洛神智能座舱系统将在荣威RX5 MAX、名爵MG ONE等车型量产上车,并首次亮相斑马幻影AR-HUD引擎,为车企提供AR-HUD快速量产落地的软硬一体解决方案。

  硬件、软件、算法“三马齐驱”,将拉动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

  麦肯锡预测,到2030年,全球智能汽车软件及电子电气市场将达到4690亿美元,几乎是2020年的2倍;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的数量从2018年开始,连续4年增速超过40%,预计在2022年销量将超过7000万辆。

  当前,A股已在激光雷达产业链上聚集了多家上市公司。万集科技的车载激光雷达同时布局机械式、MEMS、OPA等多种技术形态,预计年内推出车载128线局部视场激光雷达;腾景科技是禾赛科技的光学器件供应商之一;光库科技的隔离器、合束器、耦合器等光纤器件产品应用于无人驾驶激光雷达领域等。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