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重归”朝阳产业 中国车企吹响智能网联号角
本报记者 龚梦泽
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高光时刻。
据《证券日报》记者观察,经过十余年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在双碳目标约束下,整个新能源化进程明显提速。
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新能源汽车全市场渗透率达到9.4%。从3月开始,渗透率连续3个月超过10%,预计全年销量能够达到220万辆以上,且按照“十四五”年均复合增速30%来测算,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700万辆,提前一年完成“销量占比20%”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标。
“新技术正在改变行业,汽车业也正在向朝阳产业转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副秘书长叶盛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汽车产业对国民经济贡献约为10%,但今后有可能超过15%,并最终超过房地产。
“新四化”指明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过去一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住了新冠疫情的冲击,克服芯片供应紧张等困难,推动汽车产业在规模和质量上交出了亮丽答卷。”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副司长郭守刚表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发展方面,掌握了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技术,计算平台、激光雷达等智能网联技术研发取得突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L2级自动驾驶系统新车装载率超过15%,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事实上,新能源化进程的提速,与智能网联的普及应用,形成了相互赋能的螺旋上升趋势。可以说,智能网联正在逐步成为汽车产业链的核心,也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场竞争的关键所在。
在郭守刚看来,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有新的发展变化。郭守刚表示,一方面我国汽车电动化发展取得了先发优势,信息通讯等领域优势又极大助力“新四化”中网联化、智能化发展。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跨国企业纷纷加快在我国产品投放步伐,内外部竞争持续加剧。
对于新形势下、新挑战中如何实现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提出了三点建议:首先是要聚焦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珍惜业已形成的良好合作基础;其次是要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要求,加快形成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要求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与生产方式;三是要聚焦汽车产业未来发展,密切关注产业格局变化和创新版图的重构,深入研究后疫情时代汽车产业的发展走势和特点。
“为确保新能源汽车继续保持优势,我们需要推动政策与时俱进,加速推进汽车产业做大做强。我国还需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的外资企业来中国发展。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鼓励竞争、开放合作、共同发展。”苗圩表示。
汽车产业加速转型重归“朝阳”
当汽车保有量达到饱和的时候,身具传统制造属性的汽车曾经一度被人们误认为夕阳工业,但是事实上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从未停步。
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分会会长王侠看来,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市场为汽车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可能,汽车产业正在完成从夕阳产业到朝阳产业的历史转折。现代汽车兼具了科技产业与时尚产业的双重属性,有新能源汽车、智能互联汽车等划时代的抓手可以利用其发展的潜力必定要重新评估。无独有偶,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也曾公开表示,新技术变革将促使传统汽车产业向高科技产业转变,重新成为青春焕发的朝阳产业。
面对大变局、大挑战,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廉玉波表示,比亚迪“十四五”发展规划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将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合两条腿走路。当谈及比亚迪唐和汉品牌突破了自主品牌定价和销量天花板的佳绩,廉玉波认为,只要有核心技术、优秀产品,就能够得到市场的认可。
事实上,中国品牌近年来愈战愈勇的市场表现也佐证了对中国汽车行业世界领先的判断。对此,同为该领域头部的长安汽车战略规划部总经理余成龙提到,长安推出的PLUS、UNI系列产品始终在细分市场名列前列。其中“UNI-T车型43%的购买者转化来自部分优秀合资品牌,靠的就是长安自主在智能网联方面的技术成就。”
“我认为100多个汽车品牌里要‘死’掉八九十个。过去两三年有60多个新能源品牌涌现,现在存活下来的也就那几个,这样的业务重构是很正常的。全民造车热潮到来,对从事汽车行业的人来说是幸运的,说明汽车产业还是朝阳产业。”余成龙表示,汽车行业新鲜血液的加入,将促进传统汽车的转型升级、加速汽车品牌的优胜劣汰,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变革带来积极作用。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则表示,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汽车工业不断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速演变,这是全球汽车企业跟时间赛跑的一场“追逐赛”,同时也是“淘汰赛”,中国品牌在主场上要有更优异的表现,赛场才会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