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大交通创造中国经济时间生产要素

呼涛经济参考报

  编者按

  中国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正在以更高的速度赋能一切生产要素,对工业、农业、服务业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一直被排除在生产力数据之外且被赋予更高速度的时间,正在成为一种短缺的生产要素。中国经济领先全球的增长速度,已不能从成本的角度来解释,其深层次的因素是我们用大交通创造出了比别的经济体更多的时间。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中,大交通创造出的时间生产要素将塑造中国经济新拓扑结构,释放更加强大的经济当量。

  民航运输:双向拉动飞出更多中国机会

  □记者 呼涛 北京报道

  中国民航运输业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中率先复苏、逆势飞扬,彰显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让世界看到中国经济的实力——赋予飞机这一“时间机器”更大天空、更多机会。

  率先触底反弹

  作为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民航运输业是国家重要的战略产业,是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航局表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民航业造成巨大冲击的情况下,由于我国疫情防控措施得力有效,中国民航业在全球率先触底反弹,成为全球恢复最快、运行最好的航空市场。

  数据显示,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二。2020年全年,中国民航运输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798.5亿吨公里、4.2亿人次、676.6万吨,相当于2019年的61.7%、63.3%、89.8%。其中第四季度中国民航运输总周转量、旅客运输量、货邮运输量分别恢复至上年同期的76.3%、84.2%、95.8%,其中国内航线运输恢复至94.5%。

  事实上,在全球经济格外艰难的2020年,中国经济表现尤为抢眼。国家统计局1月18日发布数据,2020年,中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中国成为全球率先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GDP突破100万亿元标志着中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迈上新台阶。与此同时,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也在为世界创造更多来自中国的机会。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全年实际使用外资近1万亿元,同比增长6.2%,占全球比重继续提升,为稳住经济基本盘作出重要贡献。

  霍尼韦尔中国总裁兼航空航天集团亚太区总裁林世伟表示:“随着中国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提速,大量的出行需求重新涌现出来,中国国内民航运输业的复苏领先全球。作为中国民航运输业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霍尼韦尔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和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驱动关键引擎

  中国民航运输业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起飞,创造了让世界瞩目的连续数十年两位数增长的发展奇迹。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和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经济极为敏感的民航运输业也面临提质增效的挑战。有业界权威人士表示,中国对于全球航空业界更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市场,将成为驱动市场复苏和长期发展的关键引擎。

  空客中国公司首席执行官徐岗表示:“中国航空市场在疫情中展现出非常好的韧性,这给包括像空客这样的飞机制造商在内的全球航空业注入了充足信心。”

  2020年,空客共向中国用户交付了99架民用飞机,占其全球交付量的17.5%。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四季度单季中国交付量由一季度的不足全球交付量的6%攀升至25%;仅12月单月,空客就向中国市场完成了26架飞机的交付,创下了向中国用户单月交付量的历史纪录。

  “这充分展现了中国民航市场强劲的复苏势头。中国在全球航空市场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我们将继续践行对中国的一贯承诺。”徐岗说。

  据悉,空客位于天津的A320系列飞机亚洲总装线自2008年开始运营以来,已累计总装并交付超过500架飞机。

  在空客新一代远程宽体飞机A350项目中,中国在该机型立项之初即参与了5%机体结构的设计和制造工作。目前,空客中国宽体机完成和交付中心拓展A350飞机完成与交付能力的相关工作也在稳步推进——2021年,空客将在天津交付首架A350飞机。这意味着,中国乃至亚洲等地区客户将可以从中国直接接收空客A320系列单通道飞机和A350宽体飞机。

  全球航空航天巨头企业赛峰集团同样选择在中国推进其市场版图,携手中国行业伙伴拓展合作。

  目前,赛峰集团在中国拥有20多家实体单位,业务涵盖了飞机发动机、直升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和刹车系统、短舱、飞控系统、传动系统、飞机座椅和客舱等诸多领域。该集团不仅积极参与到C919、ARJ21、新舟系列支线飞机、AC352、涡轴16等中国主要飞机、直升机和发动机项目之中,还与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等合作建立飞机维修中心。

  赛峰中国表示,赛峰集团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在2020年7月完成了中国国内首台LEAP-1B试车的全面维修能力,并计划在2021年初增加LEAP-1A试车能力。

  LEAP系列发动机是继CFM56之后的新一代发动机,在商用航空领域广为应用。四川国际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计划在2025年后将年维修产能提升到300台,实现年收入超100亿元的目标。

  最具潜力市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月2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5%,而中国经济将增长8.1%。

  商务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年,中国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达9.8万亿元,逆势增长14.8%,中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

  联邦快递高级副总裁、中国区总裁陈嘉良表示:“作为全球贸易坚定的倡导者和推动者,联邦快递将持续发挥专业优势和价值,通过不断增强自身运力、网络建设和创新能力连接好海内外市场通路,为中国市场和客户提供更有效率的跨境物流服务,帮助他们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在陈嘉良看来,跨境电商的发展将成为中国对外贸易强有力的推动力,也将在“双循环”的大背景下在全球自由贸易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经济复苏的动能。

  数据显示,从全球范围来看,中国跨境电商的蓬勃发展促使亚太市场占据了全球电商市场份额的62.6%,进一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已经成为连通国内国际双市场的重要纽带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通道。”陈嘉良说。

  事实上,航空货运正是跨境物流的主力,并且凭借飞机运输无可比拟的速度和运输品质优势在全球抗击疫情中成为运送关键物资、稳定供应链的“时间机器”。

  中国本土成长壮大的航空企业也在支持抗击疫情和全球供应链恢复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顺丰旗下的航空货运企业顺丰航空在2020年1月24日率先开启“逆飞”模式稳定物流供应链、驰援武汉战疫。至4月8日武汉解封,顺丰航空为运输防疫及生活物资累计执行航班290架次、运输货物6874吨。为支持全球协力抗击疫情,顺丰航空连续开通了由国内飞往新加坡、日本、泰国、比利时、克罗地亚等国的新航线,为跨境应急运输提供了有力保障。

  顺丰航空表示,自2020年2月中旬起,该公司在保障防疫运输的同时,密切跟进社会复工复产的航空物流需求,开始陆续恢复、新增保障产业物资运输的国内、国际航线,同时与顺丰国际、特色经济项目、冷链等业务板块积极联动,促进生产制造、跨境电商、生鲜电商等产业的复工复产。

  “中国的航空公司正在从做大向做强转型,霍尼韦尔将继续保持与各航空公司的合作,帮助他们实现技术更新、设备升级,助其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林世伟说。

  2021年,中国大飞机C919预计取得适航证,ARJ21也预期达成100架飞机下线。霍尼韦尔将继续和中国制造商合作,配合完成C919和ARJ21等项目进度。此外,霍尼韦尔在中国还拥有成熟的工程技术团队,以更好地支持中国客户,提供本土化服务,帮助其提升效率。

  “我们也看到通用航空、城市空中交通、直升机和公务机在中国市场的前景。中国西部的通用航空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直升机市场也已经开始增长,并极具增长空间。”林世伟说。

  同时,道路拥堵、电子商务的爆炸性增长以及对快速物流的需求等市场因素使得城市空中交通(UAM)和无人飞行服务(UAS)成为未来趋势。“中国是全球最具潜力的航空市场,霍尼韦尔期待继续通过提供产品和解决方案,加强和中国民航运输业伙伴的合作,助力中国民航运输业在全球市场上更具竞争力。”林世伟说。

  中欧班列:双循环通道撑开辐射面

  □记者 孙波 刘书云 李华 西安报道

  西安市政府公布的2020年中欧班列“长安号”成绩单显示:全年开行3720列,是2019年的1.7倍,较初期开行量增长约80倍;运送货物总量达281.1万吨,较2019年增长60%,与开行初期相比,增长约40倍,开行量、重箱率、货运量等核心指标稳居全国第一。

  记者调研发现,自2013年11月底开行以来,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提速、扩线,实现了从零散开行到常态化运营,从单一出口到双向互济转变,溢出效应逐渐凸显,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物流通道。

  经受疫情考验 实现跨越增长

  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位于我国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中欧班列“长安号”集散八方、辐射全国的区位优势。通过“铁铁联运”“公铁联运”,西安国际港务区把区位优势转换为货源优势,国内20多个省份的货物在这里集结、分拨。

  “面对国际疫情影响和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形势,中欧班列‘长安号’危中寻机,再次实现跨越式增长,归功于班列近几年不断蓄能,实现了从零散开行到常态化运营、辐射范围由‘线’到‘面’的转变。”西安市副市长和文全说。

  “长安号”常态化运行经受住了疫情的考验。尤其是去年二三月份,从空运、海运转陆运的货物,占“长安号”新增货运量40%左右。开行密度已由初期的周均2到3列,增长到日均10到12列,实现了由集货待发到货至即发的提升。

  西安国际港务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孙艺民介绍,疫情期间,中欧班列“长安号”还拓展了西安至维也纳、伊斯坦布尔、意大利北部城市维罗纳等多条新线路。截至目前,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及欧洲的15条干线通道,覆盖欧亚大陆全境。

  与此同时,班列开行质量也有了显著提升。去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回程列数达到1311列,重箱率连续多年保持在100%。为推动班列高质量发展,去年还开通了西安至欧洲的公共班列,即每天两去两回,基本实现了铁路贸易的良性互动。

  集散八方辐射全国 “+西欧”不断扩线

  为高标准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物流通道,西安国际港务区去年密集开行了连接周边节点城市的中欧班列,通过“干支结合”的方式,为各地货物打开了一条走向世界的贸易通道。

  去年12月份,他们携手省内兄弟城市,相继开通了连接陕南、陕北的“安西欧”和“榆西欧”,助力陕南秦巴山区的特色农产品和社区工厂生产的毛绒玩具、陕北的化工产品和轻工百货等产品顺利“出海”。

  去年,贵州省的茶叶和白酒开始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远销到俄罗斯和中亚五国。参与组织“贵西欧”货源的陆海新通道运营贵州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闳表示,“搭乘‘长安号’到达塔什干、明斯克等城市,总体时间成本比以往节约了三分之一,为我们集结贵州及周边产品提供了重要支撑。”

  据统计,西安国际港务区目前已开行襄西欧、徐西欧、蚌西欧等12条集结线路,基本实现了西安港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主要货源地的互联互通。

  虹吸效应渐显 部分沿海产业向西转移

  随着中欧班列“长安号”物流通道做大做强,东南沿海一些企业看到这里内陆港、综合保税区和中欧班列的叠加功能和政策优势,逐渐将一些产能转移到西安及周边地区。

  位于西安综合保税区的陕西思赢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电脑显示器的企业。2018年,企业创始人把企业从深圳迁到西安,借助“长安号”便利的运输条件,企业不仅稳住了韩国、日本、中亚等传统市场,疫情期间还开拓了波兰、迪拜和阿根廷等新市场。

  西安港是取得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与丝路沿线10多个城市实现通关一体化。借此优势,西安港内的综合保税区和临港产业园成为承接东部产业的主阵地。目前,共有40多家电子产品加工企业将部分产能转移到西安国际港务区。“从最初只转移生产加工,到如今工厂和研发集体转移,这些企业也看到了西安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力资源。”孙艺民说。

  如今,中欧班列“长安号”的溢出效应逐渐凸显,西安国际港务区正联合央企建设现代物流产业示范区、临港金融贸易园,打造国际化、现代化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以推动港贸、港产、港城一体化发展。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