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网
返回首页

工银理财扩容后首只养老理财产品将于3月11日发行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中证网讯(记者 王方圆)记者3月9日从工银理财获悉,作为首批获批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机构之一,在前期试点产品运作平稳的基础上,该公司将于3月11日发行扩容后首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

  养老理财试点扩容 工银理财加紧筹备

  近期,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扩大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的通知》,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

  对此,工银理财表示,养老理财事关重大,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未来养老财富储备存在巨大的市场空间。此次扩大养老理财试点范围,可以有效提升养老金融产品的供给,充分满足更多客户的养老资金投资需求,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试点效果。

  作为首批获批开展养老理财产品试点的机构之一,工银理财根据监管最新通知精神,积极响应,稳健布局,拟于3月11日发行扩容后的首只养老理财试点产品。

  试点产品运行平稳  新产品准备就绪

  2021年12月6日,工银理财首只养老理财产品——“颐享安泰”固定收益类封闭净值型养老理财产品在武汉、成都两地顺利发行。至今,首只产品运行已历经2个多月,总体来看运行情况平稳。

  据悉,首期产品募集金额超30.88亿元,累计1.39万客户参与购买体验,人均购买规模22.2万元。首期产品采用类CPPI(固定比例组合动态管理)投资策略,以固收类资产预期收益作为权益类资产配置上限,同时根据产品净值积累及市场情况,合理配置权益类资产,从技术层面对产品资金有较好的保护效果,截至目前产品运作平稳,净值表现稳健。

  在前期试点产品发行与运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上,按照监管最新通知精神,工银理财正积极推进扩容后首只养老理财产品的发行相关工作,一方面,积极优化调整产品要素,做好发行登记等基础准备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做好内外部培训宣传工作,提升客户对养老理财产品的熟悉度和认可度。

  契合养老规划 六大特征显著

  对于该公司扩容后养老理财产品的特征,工银理财表示,公司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充分贴近客户的养老需求,抓牢稳健、普惠属性。

  具体来说,产品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是长期投资,契合养老规划。产品期限为5年,跨周期投资安排更匹配客户中长期养老需求,同时也特别设定了分红条款,可满足投资期间客户的部分流动性需要。

  二是风控完备,增强风险抵御。养老理财产品精心打造了专门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平滑基金、风险准备金、减值准备等,有助于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促进业务稳健运行,带给客户更好的投资体验。

  三是注重均衡,兼顾收益和安全。养老理财产品高度重视安全性和收益性的平衡,在投资策略上以大类资产配置理念为引领,采用类CPPI策略,优选安全等级更高的子类资产,重点投向符合国家战略和产业政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求的领域,兼顾产品安全性和收益性。

  四是突出普惠,增加投资者收益。购买起点方面,养老理财产品设置为1元起购,低门槛有助于覆盖最广泛投资人群,且不收取超额管理费,以便让投资者享有更多投资收益,体现了充分让利客户的大行担当。

  五是充分披露,树立长期投资理念。养老理财产品属于养老金融的重要创新,在部分条款上与一般理财产品有所差异。对此,本次试点工作制定了投资者教育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案,充分做好信息披露工作,利用多种形式积极提升社会公众对养老理财产品的认知度,引导投资者合理规划,树立长期投资合理回报的投资理念。

  六是名称专属,指定试点发行。试点产品由指定试点机构在特定区域内发行,只有符合相关条件的产品才可以冠名“养老理财产品”字样,有助于客户快速区分养老理财产品和一般理财产品。

  养老金融方兴未艾 工银理财蓄势养老普惠

  近年来,中国加速推进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养老理财试点是落实“十四五”规划,发展多层次养老体系,践行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工银理财表示,公司将贯彻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顶层设计,积极挖掘养老领域的深厚潜力,通过创新开发具有养老功能的理财产品是其在养老金融领域的重要创新,助力国内多层次养老体系建设。

  下一步,工银理财将以养老理财产品试点为契机,持续做好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一是加强存量产品的投资管理,发挥银行理财在投研和获取资产方面的综合优势,认真研判市场,按照既定投资方略开展投资运作,力争带给客户更好的投资体验;二是根据前期试点产品发行、运作情况,优化调整产品设计,加快推出更多更优质的养老理财产品,让养老金融惠及更广泛的群体;三是进一步加强与各级监管机构和社会各界沟通,持续开展投资者教育和内部培训工作,确保试点工作稳妥合规。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