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上交所副总经理阙波:深化关键制度改革 推进基础制度建设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朱凯

    记者从上海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2019年度上海金融创新成果奖特等奖,授予“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落地项目”。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获奖单位之一的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阙波表示,两年来,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下一步,上交所将持续推进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深化注册制、退市、长期投资者等关键制度改革,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

  阙波指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之一。两年来,在中国证监会的正确领导下,在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在改革中诞生,在探索中发展。截至2020年12月7日,科创板已上市公司达到200家,总市值规模约3.3万亿元,募集资金总额2876.58亿元。其中上海地区已上市企业34家,总市值8268亿元,募集资金总额1009.25亿元。目前在审企业138家,其中上海地区22家。总体来看,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建设符合预期,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

  阙波认为,科创板注册制改革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对企业的包容效应明显。科创板针对科创企业的特征,取消了强制性盈利等明显不合适的条件,为不同成长阶段、不同投票权架构、不同注册地的科创企业设置了多套灵活的上市标准,极大提升了市场包容性。他强调,作为“中国第一大硅晶圆厂”的未盈利企业沪硅产业,搭建了红筹架构的行业领军企业中芯国际和华润微等一批企业,都受益于科创板的包容性成功发行上市。

  二是上市企业的成长效应明显。剔除神州细胞、百奥泰、泽璟制药、康希诺、前沿生物、艾力斯6家后,194家科创公司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12.35%,最大值为寒武纪122.32%,最小值为上纬新材1.89%。200家上市公司平均拥有发明专利数量为89个,中位数为27个,发明专利数量最多的是中芯国际,多达5965个。上市公司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中位数为27%。市场普遍看好科创板企业的成长性。

  三是上市行业聚集效应明显。科创板已上市企业主要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六大行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含集成电路)共64家,生物医药行业为45家。行业的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链的不断完善,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四是审核快速效应明显。科创板发行上市公开透明、高效可预期。目前,科创板审核工作已经迈进了2.0阶段。这次迭代呈现了“更精准”“更高效”“更务实”“更协同”的四大新变化,审核效率明显提升。

  五是价格均衡效应明显。新股发行价格、规模、节奏主要通过市场化方式决定,对网下投资者、主承销商、发行人“三位一体”的市场约束机制发挥了较好作用,随着新股供给增加,一级市场买方约束增强,科创板发行定价日趋理性。

  六是审核威慑效应明显。通过公开问询式审核,对发行人是否符合发行上市条件、信息披露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把关。注册制下的审核有效提升了信息披露质量,发挥了审核把关和威慑作用。

  七是改革示范效应明显。科创板的资本市场改革“试验田”作用充分发挥,深化推进了现有市场发行审核、再融资等关键制度的完善。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吸收借鉴了科创板的绝大多数制度;主板、中小板的并购重组和再融资制度也有较大改革突破;新三板精选层的改革也在加快推进。

  阙波表示,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打下了较好的基础,但距离实现改革目标依然任重道远。下一步,上交所将再接再厉,持续推进科创板注册制改革,支持和鼓励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深化注册制、退市、长期投资者等关键制度改革,推进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积极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