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报告】主动权益型基金发行升温,中小型基金公司布局科技板块
——2025年3月基金发行月报
黄乾滨 王韦康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摘要】
市场估值水平稍有下降,发行数量明显增加,但新发基金大多规模较小。本报告期,权益市场呈现震荡格局,上证综指上涨0.45%,沪深300指数下跌0.07%,科创50指数下跌5.20%。新发基金数量增多,但大多规模较小。
主动权益型基金:发行数量环比上涨同比下降,发行规模环比同比均上涨;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布局科技板块。本报告期,新发主动权益型基金总规模为43.35亿元,环比上涨322.51%,同比上涨36.19%,规模明显增加。本报告期进入业绩披露期,科技相关板块在业绩验证压力下有所回调,多家中小型基金公司在此时发行发起式主动权益型基金,对科技板块进行布局。
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数量环比同比均上涨,发行规模环比下降同比上涨,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热度下降。本报告期主要有宽基指数ETF(包括指数增强)及科创板创业板相关主题ETF两种类型的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在此之前已经有较多相似产品密集发行,因此本报告期被动权益型基金发行热度有所下降。
债券型基金: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均环比上涨同比下降,市场避险情绪明显,利率债基金受到欢迎。本报告期,债券型基金发行规模增长明显,其中利率债基金规模占比较多。在权益市场波动加剧、全球市场环境复杂的背景下,利率债基金在避险情绪推动下较受欢迎。
新发权益型基金估值情况:本报告期新发权益型基金加权平均估值分位点为69.16%,整体估值水平较上月稍有提升。本报告期,科创50指数、航空产业指数、制造业指数等指数估值较高,投资者需谨防高位发行风险。同时,创业板50指数发行期间基准估值均值在30%左右,处于较低位置,跟踪该指数的基金在市场低位进行布局,投资者获得感有望提升。